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數字化時代下,書法教育的危與機
http://www.CRNTT.com   2018-11-19 14:51:43


  中評社北京11月19日電/ 危——書法退出實用的歷史舞台

  在古代,書法與實用是聯繫在一起的。張懷瓘在《書斷》裡說:“書者,如也,舒也,著也,記也。”“著”即著明萬事,“記”即記往知來。古代的書寫是為了用於文字記錄、信息傳播和相互溝通,奏章、手札、簡牘、碑刻、題跋等都具有實用功能。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 ,創作初衷是為了記錄文人修禊吟詩的情景; 《晉祠銘》是為了滿足統治者樹碑立傳、歌功頌德的需要; 《清和帖》 《伯充帖》則是米芾與友人來往所書寫的日常信札……可見歷史上的許多書法經典之作,都是在實用中產生的。從前,學童從識字初始,就開始接受系統的書法教育,將其當作一種技能的練習。在科舉制度確立之後,書法更成為人們為官入仕的一塊敲門磚。

  直至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的一批知識分子開始要求對漢字進行改革,認為中國的落後與繁雜的漢字系統有關,倡導“世界語” ,將漢字拼音化。錢玄同也一度提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的口號。在此情況下,書法教育也受到牽連,失去了原有的地位。

  20世紀硬筆在中國普及,並以其使用方便、書寫簡便的特點得到迅速推廣,成為當時最實用的書寫工具。以毛筆作為書寫工具的書法逐漸退出了原有的實用領域,依附於毛筆的書法教育也日漸衰落。

  隨後計算機引入中國,電子科技得以迅速發展, “寫”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被逐漸淡化,人們開始依賴於鍵盤的拼音輸入,弱化了漢字字形,以致人們對漢字字形的記憶逐漸消減。正如西北師範大學教授李逸峰所說:“漢字具有獨特的字形之美,這種美只有通過書寫才可能有效地再現出來。淡化了書寫,淡化了字形,書法教育勢必受到影響,書法的審美功能、育人功能必然弱化。”在新的時代,書寫的慢速度已然與現代生活的快節奏相矛盾,書法這一千百年來承繼有序的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擠壓下,其賴以生存的環境不斷縮小,似乎已顯得無足輕重了。書法退出實用的歷史舞台,這不僅是一種書寫方式的喪失,更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美的流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