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香港電影“北上” 尋求新突破
http://www.CRNTT.com   2019-05-24 17:39:36


  中評社北京5月24日電/“香港真正拍過戲的導演有200多名,30%去了北京,剩下的70%還留在本地,而香港市場比較局限,內地市場更為巨大。”中國電影家協會外聯部副主任張弛說。

  似乎跟這話不謀而合,國家電影局日前放了一個“大招”,宣布出台五項措施支持港澳電影業在內地進一步發展。五項措施的關鍵詞是放寬、鼓勵和共贏。據悉,有關措施將納入CEPA(“內地與香港/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框架下實施。

  有人說,香港電影這些年持續“北上”,如今有了政策的保障,融入內地電影版圖的當代意義更為凸顯。

  “塘水滾塘魚”的隱憂

  作為“東方好萊塢”,香港電影有著傲人的過往。在上世紀下半葉一度輝煌,電影產量曾全球排名第三,僅次於印度和美國。有數據顯示,上世紀90年代初期,港產片的年產量在200部以上,到了1993年更創下了234部的紀錄。

  香港電影蓬勃發展之際,恰逢改革開放大幕徐徐開啟。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借助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已是華語電影中堅的香港電影,開始星火燎原地湧入到內地的廣闊天地。

  作為中國內地電影的“外部”坐標,那時的香港電影很強勢,從導演、演員到觀眾,從題材、製作到美學風格都深深影響著內地。

  但這種“港式”敘事到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出現了斷層。香港電影的發展開始顯得後勁兒不足。面對內地市場的蓬勃發展,業界有一種此消彼長的焦慮感。有香港報刊在其1995年11月號封面上,赫然打出了“香港電影之死”幾個粗體黑字。

  研究、反思的結果有很多。比如,台灣地區資金的撤出,“搶錢”意識下的商業化惡性競爭,香港電影的產業制度影響,電影人才的流失和對年輕人吸引力的下降等。但歸根究底就一點,香港本地市場規模太小,“塘水滾塘魚”限制了太多可能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