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高職“生源”困境:招進門還要訓成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19 15:42:34  


  中評社北京8月19日電/今年4月,教育部出台《關於積極推進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主要闡述了如何建立和完善高職教育的6種招生考試方式。對此,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高職高專處處長林宇認為,高職招生困難是個“偽命題”,未來高職院校招生將有兩個趨勢:一是入學渠道的多樣化;二是生源結構的多樣化。(《中國青年報》8月12日)

  《中國青年報》報道,高職入學招生考試方式的多元,必然帶來生源結構的多元、教育需求的多元,這將對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內容組織、教學方法和培養模式等各方面提出新的挑戰。麥可思公司總裁王伯慶撰文說,“中國高校一直在問:高中畢業生們怎樣適應大學生活?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是不是該換個思維:大學也應該適應學生。”

  的確,“大學應該去適應學生”——這背後不僅僅是教學方式的轉變,更是人才培養理念的根本性轉變。由此,一個現實且緊迫的問題是——高職院校,你是否已經作好準備適應未來生源的多元化?雖然俗話常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但作為教書育人的地方,並占據著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職院校將生源招進門,應該善待學生,絕對不能讓學生“自學成才”,否則,這等於放棄了學校的職責,無異於“放羊式”的學習,這根本無法保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

  適應學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了解學生。高職院校首先要做的就是對生源構成、入學教育和新生適應性問題作一個全面的、科學的調查,這個調查應該是長期性的,通過多年的積累、分析,對學生的特點作出總結和分類,這是制定出合理的培養模式、變革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

  有學者曾對首批28所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方案研究分析,發現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有1種以上的培養模式,而“三明治式”、“工學交替”、“工學結合”和“訂單模式”占總培養模式的65.16%,這4種是目前高職人才培養的主流模式,而且有78.5%的示範性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有4~8種,個別院校甚至有12種。當然,培養模式的多樣化,能夠說明示範性高職充分意識到學生來源的多樣化,因此作出相應的調整,適應學生不同的需求,重視人才培養的質量。但是,培養模式繁多並不能直接等於人才培養質量就高,示範性高職院校的培養模式中,總體還存在著諸如表述不清、結構混亂、內容膚淺等一系列問題。

  其實,這背後凸顯的是更深層次的問題,根源是培養模式的設計者對高職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借以達成的方法認識不清,在建構上還缺乏理性的思考。畢竟,選擇何種模式,也是經過長時間的理論和實踐檢驗而定,不是隨便信手拈來、靠自己的主觀意志而定,這具有長期性、實踐性和變革性的特征,隨著學生來源的多樣性而應該不斷地優化結構體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