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蹭網”不可取
http://www.CRNTT.com   2018-11-19 15:53:07


  中評社北京11月19日電/“蹭網”,簡言之,指的是通過非正規途徑,侵占并盜用他人上網資源的一種行為。隨著“蹭網”一族出現,許多公共場所以及個人的網絡都在被他人“蹭用”,從而導致了信息數據洩露的安全隱患。

  “免費”上網的“秘密”

  在這些標有諸如“一鍵連接,極速上網”、“十億熱點覆蓋全球,隨時隨地一鍵聯網”、“通過地理定位,自動搜索周邊商家Wi-Fi(無綫連接),已累計覆蓋了全國超過1億的Wi-Fi熱點”等功能介紹的“蹭網”App中,我們其實不難發現實現“免費”上網的“秘密”。基於流量資費相對較貴的背景和共享、互幫互助的理想目標下,這類App在安裝到用戶的手機上後,會將用戶手機中所記載的連接記錄上傳到App的服務器中,輕而易舉地拿走不同用戶上傳至服務器的“共享”資源,并分享給其他用戶,實現所謂的“免費”上網。

  因此,在“免費”的誘惑下,“蹭網”成為一種流行。不過有手機用戶表示,在初次接觸這種App時,感覺既方便又神奇,就忍不住下載了,但使用過後心里總有些許擔憂,不知道自己的密碼會不會也被App自動獲取了。

  複旦大學網絡空間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逸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蹭網”App研發的初衷無可厚非,但它的使用必須以法律為准繩,以事實為依據。也就是說,在認識“蹭網”App的過程中,人們應該首先觀察“蹭網”行為有沒有對他人造成損害,會不會對社會帶來負面影響,以及如何規制這一行為。

  “蹭網”擾亂網絡生態

  中國互聯網用戶的規模大約為7億,可以說“蹭網”App存在巨大的潛在市場。沈逸表示,廉價的互聯網接入在人群中有特定的需求。生活中,具有高速率、穩定性和合理收費標准的網絡是大多數人追求的目標。北京郵電大學互聯網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謝永江則表示,除了網絡免費服務的觀念,“蹭網”App的流行還與部分未成年人規避家長對其上網時長的控制有關。有部分App技術開發商投其所好,研制出共享信息的手機軟件,供用戶下載使用。<nextpage>

  然而,在使用“蹭網”App後,衆多手機用戶卻表示這類應用并不如想象中的便捷、有效,甚至面臨丟失密碼和洩露信息的安全隱患。謝永江認為,雖然包裝在資源共享的美麗外殼下,但“蹭網”App至少在三個方面涉嫌違法:第一,如果“蹭網”App是由未成年人下載并向服務商分享上網密碼,且是在未得到監護人同意的情況下進行的,這種通過分享方式得來的“蹭網”就是非法的;第二,“蹭網”App推崇的共享原則破壞了現有網絡服務市場中基於家庭計費方式的正常秩序,是對正常財產權的損害;第三,分享密碼和信息還可能會給部分非法分子提供竊取個人信息的機會,擾亂網絡健康生態。

  網絡安全重在規範

  近年來,相關部門對網絡安全問題高度重視。2017年5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會同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對涉及個人信息的刑事違法行為做出詳細規定,為懲治侵犯個人信息的犯罪行為提供了具體、有力的法律武器。

  針對網絡系統中出現的“蹭網”類App,2018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做出專門通報,點名“Wi-Fi萬能鑰匙”和“Wi-Fi鑰匙”移動App具有免費向用戶提供使用他人Wi-Fi網絡的功能,涉嫌入侵他人網絡系統和盜取用戶個人信息,隨後工信部要求有關部門開展調查,依據《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處理相關行為。對此,謝永江稱,總體來說,蹭網App弊大於利,建議做下架處理。

  在沈逸看來,提供基礎設施服務和制定網絡管理規範是解決“蹭網”行為的兩個必要手段。其中,促進“蹭網”App內部數據安全,規範“蹭網”App的使用是整治“蹭網”亂象的當務之急。目前關於網絡使用,并沒有一套標准規範。要解決網絡規範使用的問題,就要明確劃分可共享網絡與不可共享網絡的標准。此外,還要規定平台責任,即提供和維護App的人員如果由於維護不當而造成數據洩露或挪作他用,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最後,有必要對互聯網接入費用進行相應調整,保證手機用戶高效、安全地上網,享受改革的紅利,減少“蹭網”行為。<nextpage>

  沈逸表示,對於“蹭網”這一新的互聯網現象,國家必須規範互聯網的生態體系,避免無法可依的情況出現。技術發展和商業應用的想象力是沒有界限的,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要能够跟得上技術發展的步伐,才能推動社會的更可持續發展。

  (來源:人民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