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廁所試驗室”造出中國首台姿態控制發動機
http://www.CRNTT.com   2019-05-17 16:02:36


如今,工作人員每天都會在專業廠房內進行一百二十噸液氧煤油發動機總裝。
  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1966年2月的一天,一輛西行列車從北京開出,窗外寒風凜冽,車內卻是另一番景象,年輕的工程技術人員正在熱烈地談論著他們此行的目的地——陝西鳳縣。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人即將在秦嶺大山深處一個小山溝揮灑青春的汗水,建設一處液體火箭發動機研製生產基地。這個代號為067的基地就是後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以下簡稱“航天六院”)的前身。

  50多年過去了,航天六院自主研製的100多種不同型號、不同性能、不同用途的液體火箭發動機及空間推進系統,為“神舟”飛天、“嫦娥”奔月和各類衛星發射提供了動力保證,因其高可靠性、高成功率的特點,被譽為中國的“金牌動力”。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陝西西安的航天六院總部、11所、7103廠、165所抱龍峪試車台等地,了解液體火箭發動機研製背後的故事。

  “那時只想早日完成研製任務,沒有一個人叫苦”

  走進展廳,一幅幅黑白照片將時間帶回到上世紀60年代秦嶺的大山之中,中國液體火箭發動機研製的艱辛之路——這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在記者面前依次展開。

  當年,火車停在秦嶺南麓一處不起眼的小站時,067基地的建設者們傻了眼。道路不平、電燈不明、電話不靈,基礎設施什麼也沒有。上世紀60年代中期,秦嶺山溝中貧困落後的生活狀況可想而知。當地老鄉第一次見到解放汽車時,嚇得直往玉米地裡鑽。當隨車人員告訴他們這只是一種運輸工具時,老鄉們才打消了顧慮。聽說這是運輸用的大家夥,習慣喂牛喂馬的老鄉竟抱著柴草過來,要“喂汽車”。

  毛竹、油氈、鐵絲等簡易材料搭建的茅草房裡正在進行著中國最尖端的科研工作。當時的科技工作者寫過這樣一首詩“竹竿架起座座房,竹簾一掛就當墻,墻上開洞當窗戶,泥巴抹墻兩面光,莫道房間太陰暗,同志個個心裡亮。”正是這種積極樂觀和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的寫照,他們憑此締造了遠程火箭發動機從無到有的神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