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長江經濟帶70年發展成就巨大,面臨三大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9-09-04 07:53:47


  中評社北京9月4日電/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11個省市。新中國成立70年來,長江經濟帶依托長江黃金水道的區位優勢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成就。

  中國網發表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研究員袁正文章介紹,根據正式公布的統計數據,長江經濟帶經濟總量1952年是266.2億元,2018年達到402985.24億元,長江經濟帶2018年的經濟總量是1952年的1513.84倍,長江經濟帶各省市2018年的地區生產總值是1952年的倍數從891.43倍到2290.96倍不等。全國2018年的GDP是1952年的1325.93倍。

  長江經濟帶1952年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是99.5元,2018年達到67306.67元,長江經濟帶2018年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是1952年的676.57倍,全國2018年的人均GDP是1952年的542.19倍。顯然,不管是經濟總量還是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長江經濟帶的發展速度快於全國。

  1952年,長江經濟帶人口占全國46.55%,經濟總量占全國39.2%,2018年,長江經濟帶人口占全國42.91%,經濟總量占全國44.76%。新中國70年來,長江經濟帶以減少的人口占比,貢獻了更大的經濟總量占比。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指出,沿海沿江的國家或地區總是世界上最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原因是沿海沿江地區有更好的運輸條件,水運具有成本優勢,較低的交易成本可以促進分工與交易發展,從而帶動經濟發展。長江經濟帶從西到東,從中部橫跨中國,依托長江這一黃金水道,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成功。依托長江水道這一運輸優勢,長江經濟帶有理由在未來繼續實現經濟快速發展。

  文章分析,長江經濟帶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三個方面的挑戰:

  一是生態環境方面的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流域生態功能退化依然嚴重,長江“雙腎”洞庭湖、鄱陽湖頻頻乾旱見底,接近30%的重要湖庫仍處於富營養化狀態,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沿江產業發展慣性較大,污染物排放基數大。

  長江岸線、港口亂占濫用、占而不用、多占少用、粗放利用的問題仍然突出。流域環境風險隱患突出,長江經濟帶內30%的環境風險企業位於飲用水源地周邊5公里範圍內。幹線港口危險化學品年吞吐量達1.7億噸,運輸量仍以年均近10%的速度增長。固體危廢品跨區域違法傾倒呈多發態勢,污染產業向中上游轉移風險隱患加劇等等。

  2019年兩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指出,問題依然嚴峻,很多問題觸目驚心,長江真的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習總書記指出,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二是長江流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然存在。2018年,上海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是貴州的3.27倍,是雲南的3.64倍,是四川的2.76倍。2018年,江蘇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是貴州的2.79倍,是雲南的3.10倍,是四川的2.36倍。東部地區比中部地區富有,中部地區比西部地區富有。長江流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對長江的生態環境保護也帶來更大壓力。

  三是增強長江黃金水道航運能力的挑戰。長江流域特別是上游地區在經濟發展進程中貨運量顯著增加,而水運是成本最低的運輸方式,儘管在成都、重慶、武漢等地開通了中歐班列,也打通了入海通道,但運輸成本依然不可與水運相比,長江水道依然是長江流域寶貴的運輸通道。

  由於種種原因,長江的通航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同等級航道之間的銜接能力也有待提升。需要從根本上解決長江水運的供需矛盾,提升長江水系航道等級,提升三峽過壩通航能力,滿足長江流域經濟發展需求,同時要保障壩區通航安全,減少航運對長江生態環境的影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