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時代培育世界一流企業的戰略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9-12-03 08:29:50


  中評社北京12月3日電/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2019年1月25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座談會,10家示範企業負責人發言,會議提出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在部分細分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突破。開展中央企業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工作,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是進一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動中央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

  具有全球競爭力世界一流企業的基本內涵

  經濟參考報發表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杜國功文章分析,在管理學的話語體系中,“世界一流”還不是一個專有規範的學術概念,而是一個與應用性、實戰性以及經營管理實際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研究範疇。早在2012年,國務院國資委就曾發布《做強做優中央企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要素指引》。從之前的“國際競爭力”到現在的“全球競爭力”,首先需要理清幾個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第一,“國際”“全球”與“世界”概念的區別。

  從“國際”到“全球”,並不僅僅是說法與概念的簡單調整變化,更加突出強調自然的、漸進的、動態的過程,而相對淡化了國別的、比較的、靜態的方面。

  第二,出資人層面提出的有關要求。

  整理和匯總出資人層面對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世界一流企業的有關要求,可以集中概括為“三個領軍”“三個領先”和“三個典範”。做到三個領軍:就是要成為在國際資源配置中占主導地位的領軍企業,成為引領全球行業技術發展的領軍企業,成為在全球產業發展中具有話語權和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做到三個領先:就是要在全要素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等方面領先,在淨資產收益率、資本保值增值率等關鍵績效指標上領先,在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品質上領先。做到三個典範:就是要成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典範,成為履行社會責任的典範,成為全球知名品牌形象的典範。

  第三,世界一流企業的基本內涵。

  關於世界一流企業的概念,目前尚沒有統一的、公認的標準或說法,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也充分體現了世界一流企業既是理論內涵豐富、也是實踐特色鮮明的研究課題。整體來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應當具備四項基本能力:即全球範圍內的綜合競爭實力、科學技術領域上的創新能力、經營管理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及承擔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具體內容如下:

  一是全球範圍內的綜合競爭實力。世界一流企業首先必須要有強大的資源掌控力以及行業話語權。能夠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實現全球範圍內的資源最優配置;具有世界範圍內的話語權和影響力,能夠參與甚至主導行業規則和技術標準的制定。

  二是科學技術領域上的創新能力。成為世界一流企業,一方面,能夠掌握該行業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或共性技術,具備不可複制、難以替代、獨占性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能夠突破瓶頸制約,在戰略性、前瞻性領域取得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引領和帶動行業不斷發展。

  三是經營管理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世界一流企業必須具備適應時代要求、引領時代進步和與時代同行的自我改革與革新的能力。在戰略規劃上,能及時發現潛在價值和機會,提前布局,占得先機;在企業管理上,能夠持續改進制度、流程和文化,提高效率,卓越運營;在業務布局上,能具備國際化的視野和開拓能力,駕馭市場,配置資源。

  四是承擔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世界經濟一體化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在國有企業向世界一流企業邁進的過程中,應在鮮明的價值觀和實現“中國夢”情懷的引領下,圍繞“打造責任共同體”、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理念,不斷培育和構建以“協作共贏”“共建共享”為特點的新商業模式。

  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意義

  文章指出,第一,宏觀上是深度參與國際分工與實現全球配置資源的需要。

  從國家層面來看,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已經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中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和轉換增長動能的關鍵時期,面臨著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戰略機遇期。實現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中國在世界產業鏈和價值鏈中的地位,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大企業大集團肩上,特別是國有企業肩上。因此,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是持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中國企業“走出去”和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必然選擇,更是深度參與國際分工與實現全球配置資源的要求,是具有長期性、戰略性、挑戰性的目標任務。

  第二,中觀上是引領行業更好發展與促進中國產業升級的需要。

  從產業層面來看,各行業各領域都處在一個強者恒強、優勝劣汰、日新月異的時代,其中也孕育著產業整合、創新和發展的機遇。在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後,已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樣,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數量增長,而必須轉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產率和科技含量的提高上來。因此,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通過引領行業發展而不斷促進中國產業升級,成為勢在必行的選擇。

  第三,微觀上是提升企業競爭能力與推動更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從企業層面來看,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一批大企業不僅在規模上達到了世界級,在技術、管理、國際化等方面也努力走在世界前列。從2019年《財富》雜誌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來看,共有129家中國企業上榜,首次超過美國的121家,中央企業有48家上榜。眾多國有企業已經具備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基礎和條件,這既離不開中國因素的有力支撐,更離不開企業自身的久久為功。在未來的國際舞台上,中國的國有企業完全有可能成長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具有全球競爭力世界一流企業的四個維度

  文章認為,在綜合已有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企業的實踐探索,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應當具備自然維度、經濟維度、時代維度和行業維度等四個基本屬性。具體如下:

  第一是自然維度。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細胞,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新時代新階段,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需要更加遵循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和企業成長規律,其首要的就是企業是獨立的、人格化、自主的市場經濟主體,自然維度是對這一要求的直接反映和體現。自然維度可以從清晰的戰略使命、完善的公司治理、科學的組織架構、顯著的核心能力、系統的管理機制、特色的企業文化等六個具體方面進行分析評價。

  第二是經濟維度。

  企業連接著生產和消費,通過生產產品和提供服務滿足社會需要,為股東、為社會、為員工等利益相關方創造財富和價值。經濟維度與其他維度指標相比,最直觀、易量化、易比較,是衡量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指標。從經濟維度出發,可以從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股東回報和發展能力等五個具體方面進行分析評價。其中:盈利能力可以選擇淨資產收益率、銷售毛利潤率、淨利潤率、盈餘現金保障倍數等指標;償債能力可以選擇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已獲利息倍數等指標;運營能力可以選擇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等指標;股東回報可以選擇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資產收益率、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等指標;發展能力可以選擇營業收入增長率、淨利潤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等指標。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