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做最好的自己
http://www.CRNTT.com   2020-09-26 09:18:00


  中評社北京9月26日電/自全球化誕生以來,產業始終在轉移。產業轉移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既有利於產業升級、擴大投資貿易、推動經濟增長,也可能帶來產業空心化、失業率上升、收入差距拉大等問題。這些問題如果處理不好,還會演變成社會政治矛盾。在多重因素推動下,這幾年全球化大圖景變得日益撲朔迷離。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世界經濟中的固有矛盾,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再次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面向“十四五”,我們要完善適應新特點的開放體系,為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提供支撐。

  產業轉移不是新故事

  當下語境討論產業鏈穩定,實際上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外資企業減少或撤出中國業務;二是中國本土企業向境外轉移產能。由於外資企業轉移不僅涉及市場選擇,還容易讓人聯想到政治經濟大氣候變化,其一舉一動就更受矚目。

  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對這兩年40多個外資轉移案例進行了分析,發現共同特點是產品和業務布局沒有跟上中國市場步伐。有的是產品調整不及時,比如這幾年智能手機、家電在向OLED屏切換過程中,不少原來生產液晶顯示屏的日本、韓國企業退出了中國市場;有的是本土品牌強勢崛起,依仗更熟悉中國市場環境和消費者習慣的優勢,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部分外資產品不得不退出中國市場,這在消費類電子產品方面尤為突出;有的是在實體商業數字化和線上轉型過程中,簡單固守發達國家的商業模式,對中國本土消費者消費習慣重視不夠,造成業務模式水土不服。綜合來看,大部分屬於正常轉移。當然也有企業出於其他原因退出中國市場的,但這是少數。多位企業負責人講,從世界範圍看,中國消費市場崛起是具有革命意義的,居民消費擴容升級,客戶黏性和消費習慣正在塑造之中,這種以多變為主要特征的市場生態,客觀上使得企業技術和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不僅僅是外資企業,內資企業同樣如此,如果不及時調整產品線和經營策略,就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宏觀數據也能反映這個變化。從工業增加值角度看,外資比最高的時候達到30%左右,現在已經下降到不足20%;外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也從最高點的17%左右,下降到目前的1.4%。外資企業吸納就業也在下降,最高曾經占到城鎮就業總量的10%,也就是4000萬左右,目前已經降到5%。在中國要素禀賦變化、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外資肯定要隨著大趨勢調整。

  疫情發生後,就個人的觀察看,國際社會、媒體對中國供應鏈經歷了再認識的過程。國內疫情爆發初期,由於防控疫情需要,一度引起供應鏈緊張。這在媒體中點燃了供應鏈是否過度依賴中國的大討論,部分外資企業也有調整供應鏈的心理預期。但隨著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外資企業供應鏈也順利恢復。最近和不少外資企業代表交流,他們認為把供應鏈搬離中國僅僅是個話題。他們的邏輯很簡單,放眼全球,還能上哪裡去找這麼穩定和有潛力的市場?在看待外資企業撤離上,不能把現實過於簡單化,要相信資本的理性和力量。

  從內資企業情況看,至少在我的觀察範圍之內,還沒有看到製造業連根拔起的現象。我們所討論的轉移,實際上更多是布局。經過30多年積累,中國企業有了這個能力和膽識。

  一些企業利用東南亞要素成本低、享受歐盟等免關稅的優勢,把部分產能甚至工廠放到當地,這是企業基於自身發展的市場戰略。當然,國內要素成本上升、中美經貿摩擦等因素,客觀上加快了這個進程。總的看,企業對外轉移占總資產、總產量、市場份額、銷售收入的比重,都沒有超過10%。和歐美企業動輒60%以上的國際銷售比重相比,中國企業實際上還處在國際化初期階段。

  中國會被隔離在全球化之外嗎?

  有可能形成一個沒有中國的全球產業鏈體系嗎?目前讓這個問題變得迫切的,主要是和中美關係變化密切相關。美國政府採取非市場、非理性的手段,打壓中國企業,在經貿、科技、人才培養等領域加快與中國切割,聲稱要聯合整個西方國家,打造沒有中國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美國政府這些做法超出了慣常的認知,讓我們始終信奉的互利雙贏的國際合作理念受到挑戰。那麼,美國政府能把外資企業都從中國逼走嗎?中國會被隔離在全球化之外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回顧現在的全球產業鏈是如何形成的。過去40多年,全球化最顯著的標誌就是以中國為重要節點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形成。除了發達國家產業有向外轉移需求外,中國自身也做了兩件重要的事:一是轉向市場經濟,打開國門搞建設,讓中國數億剩餘勞動力有了參與國際分工合作的機會;二是在意識形態上採取不爭論的方式,與西方大國形成了必要的互信,這為經濟合作營造了氛圍和條件。這是全球資本和市場力量共謀的結果,不是中國刻意塑造的,也不是為了中國而形成的,只不過中國做了正確的事情:改革開放。

  放眼當今世界,要打造沒有中國的全球產業鏈,政治意願是一回事,市場理性又是一回事。以中國這種大體量、全鏈條、低成本的供給能力,在全球找到能夠替代中國的供給方,目前看來很難。在發達國家內部形成這個循環就更難,因為產業結構本來就是競爭大於互補。發達國家現在站在產業鏈高端,也是因為有中低端支撐的結果。離開了中低端去討論高端是沒有意義的,因為芯片不能當飯吃。設想極端情形,離開了發動機造不出汽車,但是沒有輪胎同樣造不出汽車。在全球供應鏈中,優勢和弱點是相對的,低端是同樣可以卡脖子的。中國已經深度融入全球化,只要我們自己不離開,沒人能讓我們離開。對各種風險情形我們要有預案,但是也不要陷入“中國只需要世界、世界不需要中國”的恐懼。

  政客和媒體喜歡把世界描繪得黑白分明,充滿戲劇性,但是就我接觸的大量外資企業來看,這些企業家有足夠的智慧,也有足夠的理性。他們表示根本沒有撤出中國的打算,甚至還要增加在中國的投資。我能感覺到,這不是安慰之詞,而是看透國際風雲變化之後的戰略抉擇。全球化誕生的幾百年來,經歷過戰爭、瘟疫的考驗,但是沒有看到市場理性被長期戰勝過。還是那句話,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我們再把視野拉回到當下。疫情發生後,國內外普遍預計中國外貿將出現超預期下降,但是從目前情況看,雖然不能說形勢大好,但至少也沒有像當初設想的那麼悲觀,防疫物資、宅經濟帶動了出口穩定恢復。這表明全球市場對中國供應鏈還是信任的、需要的。所以,我個人更傾向於把眼前這場波瀾理解為全球產業鏈和利益分配體系的再平衡,全球體系需要調整,但不是、也不可能回到過去的老路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