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從藍海變紅海,表演類節目也尷尬
http://www.CRNTT.com   2019-10-30 14:13:50


(圖片來源:北京日報)
  中評社北京10月30日電/又一檔表演類節目來了。上周末,《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首播,這檔曾經因為章子怡而一炮走紅的表演類節目,這一季選擇了新玩法,張國立、李冰冰、郭濤、秦昊等不需要證明演技的演員親自下場,組隊複排經典影視作品。

  這種明星重新演繹經典作品的戲碼,在最近可以說是頻頻上演。被郭敬明、趙薇吵上熱搜的《演員請就位》裡,年輕的藝人們也要挑戰各種經典影視片段;央視綜藝《故事裡的中國》和網站綜藝《一本好書2》也同期在播,雖然並不是表演類節目,但實際上也沒有擺脫“明星表演+經典作品”的模式。加上每檔節目都拿出了超強的明星陣容,一時間觀眾們都會花眼,似乎所有的明星都在綜藝節目裡秀演技,一較高下之餘不禁讓人感慨:什麼時候我們對演員的演技這麼在意了?

  深究起來,表演類節目並不是這兩年才出現的新類型。早在大眾選秀綜藝如火如荼時,就有綜藝製作公司嘗試過突破音樂綜藝霸屏的局限,將選秀與表演結合起來,誕生過一批以選拔年輕藝人為目標的綜藝節目。不過,那時候的表演類節目大多以新人為主,缺乏明星話題,基本就是播完也不見聲響,也讓業內普遍將“表演+選秀”視作一個不太可靠的模式。直到兩年前《演員的誕生》(第二季更名為《我就是演員》)橫空出世,因為章子怡的敢言,和部分新生代藝人的“敢演”,表演類節目成了話題的製造機,也讓不少希望借節目翻紅或者上位的藝人看到了機會。

  觀眾對表演類節目的期待,是希望節目提供的是一個公平展示演技的平台,能讓更多有演技卻未被發掘的藝人發光發亮,像前兩季《我就是演員》讓辛芷蕾、周一圍憑借節目一夜成名。走流量路線的藝人也能借由這個機會迅速成長,像因為“螞蟻競走”被觀眾批評的歐陽娜娜。但是今年的這撥表演類節目,似乎並沒有達到這樣的目標。

  《演員請就位》傳播最廣的話題,並不是對演員演技的爭論,而是導演郭敬明與趙薇的觀念交鋒;《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只有成名演員的演技大賞,卻毫無新生代演員的才華展現。被多次複排的《無名之輩》表演片段,甚至成了衡量演員演技高低的“通用答卷”。從《演員請就位》到《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導演李少紅幾乎可以實現“無縫對接”。如果不留意播出平台,可能一不留神就看串台了。

  表演類節目從藍海走到紅海,開始面臨重複化、同質化的難題,表演作品樣本稀缺,優秀演員整體在數量上也供給不足。表演類節目也逐漸變成了一個“名利場”,老派明星在這裡刷存在感,年輕藝人在這裡蹭話題,恰恰是國產影視畸形發展的縮影。表演類綜藝並不能實現精品影視作品的轉化,對這類節目來說,讓觀眾知道某個演員演技很好,可能不是終點,什麼時候見真章?還得靠作品說話。

  (來源:北京日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