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河北淶水:旅遊扶貧打破“久扶久貧”怪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01 16:18:02


  中評社北京3月1日電/徐振申是河北省淶水縣三坡鎮南峪村村民,妻子因病長期臥床,女兒正在上大學,家庭生活曾十分困難。然而,去年,貧困的生活出現了轉機。“村裡搞高端民宿,合作社聘我管理維護,每年有2萬元的保底工資,還有分紅。好日子來了。”他說。

  像徐振申一樣,在淶水縣,很多貧困群眾通過開辦家庭旅館,從事旅遊經營、管理、服務等脫貧致富。旅遊,讓昔日窮山溝的人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淶水縣地處太行山區,這裡土地貧瘠、交通落後、信息閉塞,群眾生產生活被打上了“久困成習”的烙印。然而,近年來,他們轉變思路大力發展旅遊,不少貧困群眾穩定脫貧。

  淶水地處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這裡旅遊資源豐富,在野三坡520平方公里範圍內,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百里峽、白草畔、魚穀洞、龍門天關、拒馬河、金華山等七大景區80多個景點。為了推動脫貧攻堅,在鞏固提升傳統產業同時,當地將目光投向了風頭正勁的旅遊業。

  “景區帶村、能人帶戶”被認為是淶水縣開展旅遊扶貧工作的法寶。

  在政府主導下,旅遊規劃帶村、基礎設施帶村、旅遊業態帶村、旅遊技能帶村、旅遊營銷帶村等旅遊帶村模式被廣為推廣。“我們借助野三坡等旅遊資源,將貧困村全部納入景區總體發展規劃,通過打造特色小鎮,構建起了‘景區+小鎮+特色村’的旅遊格局,打造了香雪廣場、舌尖上的中國一條街等旅遊新業態。”當地扶貧辦負責人說。

  九龍鎮大龍門村地處龍門天關景區,村內有明代城堡等文化遺存,這個村把脫貧規劃融入景區建設發展農家游,截至2016年底,全村有農家院48家,人均收入達到1.2萬元。

  淶水縣還創新機制開展“能人帶戶”,實現精准到戶的幫扶。公司企業法人、回鄉創業人員、先富群體、黨員等都成為帶動貧困戶脫貧的力量。在黨員與貧困群眾“結對子”中,1455名黨員已結對幫扶2182名貧困群眾。

  扶貧部門介紹,通過“雙帶”發展旅遊業,曾經的窮山溝如今車水馬龍起來。“十二五”時期,野三坡景區總收入累計達44.93億元,促進了景區貧困群眾增收致富。2015年底,山區五鄉鎮貧困村由“十二五”初期的97個減少到60個,3萬人實現脫貧。2016年,淶水縣景區門票收入1.5億元,實現社會效益17億元,33個試點村60%以上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來源:新華社)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