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鏡頭:花蓮錐麓古道有懼高症的止步
http://www.CRNTT.com   2018-10-09 00:16:54


錐麓古道為合歡越嶺古道殘存遺跡,是台灣東部以險著名的健行路道。(中評社 林淑玲攝)
  中評社花蓮10月9日(記者 林淑玲)位於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錐麓古道為合歡越嶺古道殘存遺跡,是台灣東部以險著名的健行路線。最驚險的一段在錐麓與福磯斷崖隔溪對峙,長約1.2公里,高約600公尺,全由大理岩構成,是太魯閣峽谷最壯麗的景觀。120至150公分寬的小徑一邊是懸崖一邊是峭壁,多數沒有護欄,下方就是中部橫貫公路和峽谷,兩方交錯時更是險峻,有懼高症的人很容易嚇到腿軟。

  錐麓古道早年是太魯閣族各部落間聯繫要道,也是日據時代殖民地政府理番的道路,沿途留有部落遺址、紀念碑,以及日本人的墳墓。原路徑只有30公分,僅容得下並立的雙腳。1917年日本人強徵原住民壯丁,將小徑拓寬至1.5公尺,以便通行或載運火砲。當時壯丁們以繩索綑綁腰際,自斷崖頂垂懸而下,以鑿洞埋設炸藥,可見當年開鑿之艱辛危險。

  根據太魯閣國家公園資料顯示,目前僅開放3.1公里,即錐麓吊橋至斷崖駐在所(東進東出) ,全程維修完畢後為10點3公里。

  由於路線環境特殊,官方嚴格管制承載量,平日限96人,例假日156人,一般要一個月前提出申請,如果人數超過,還得抽籤。報到時要核對證件,進出都要核對名單,限上午8時到10時可進入。

  太魯閣國家公園簡介顯示,錐麓古道,位處花蓮縣立霧溪北岸,山徑鑿闢於陡峭山壁之中,路寬僅約一台尺所能立地僅能容足,由於大理石堅硬及不含水的特性,使得錐麓古道幾乎寸草不生,若不經意向下瞄望,險峻落差之山壁加上立霧溪滾滾溪水,視線在毫無遮掩之下,更能充分感受大斷崖的雄峻峭拔之驚心動魄,其為太魯閣峽谷最撼人之景,地質全是大理石岩層構成,由於地勢不斷隆起,加上立霧溪侵蝕下切作用強盛,切穿了三角錐山東南稜,因大理岩不易崩落,才形成陡峻的斷崖。

  過了靳珩橋,兩岸崖壁更形陡峻逼近,到了中橫公路178K的地方,迎面而來的是一片垂直陡立的大理石峭壁,寬約1200公尺,海拔高約1100公尺。從公路上隔溪對岸是錐麓斷崖,而公路一側,與錐麓隔溪壁立對峙的是福磯斷崖,是立霧溪切穿三角錐山之稜所形成的,兩斷崖相距僅有20多公尺,這是立霧溪百萬年來精雕細琢的壯觀成果。

  斷崖下的公路有一段寬闊的路面,可以停車賞景。在此仰望斷崖,幾乎看不到斷崖頂端。倒是兩岸峽谷頂端線條所透出的天空,由西向東看起來像極了台灣的外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