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春節歷史演變與民俗傳承 給壓歲錢有講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10 15:12:43


  年是時間標誌,體現著生活節律,這樣的傳統在中國延續了至少三千年
  
  春節在古代稱為歲首、正旦、元日等,將正月初一稱為春節是民國成立以後才開始的。作為歲首新年,春節在中國已經走過了至少三千年的歷程,其產生與古代歷年概念的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當然從本質意義上說,它根源於上古先民的時間感受與時間意識。
  
  古人以天文、物候及人事活動等作為時間變化的重要參照,年的時間周期概念應該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就已經為人們所掌握。《爾雅・釋天》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唐虞時代大概是新石器時代晚期,那時以“載”稱年,是表示時間的運行與變化。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正式確定以夏歷正月為歲首,此後歷法雖不斷修正,但正月歲首時間沒有改變,年節也就固定了下來。年是農業社會的時間標誌,體現著農人的生活節律,這樣的傳統在中國延續了三千年。
  
  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春節在中國歷史上的傳承與演變:
  
  秦漢時期,中國社會逐漸脫離早期原始宗教信仰的影響,人們的歲時觀念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依從自然月令的時間習慣逐漸改變,歲時節日與社會生活的協調受到關注。作為歲首的春節,在秦漢以後社會意義明顯,朝廷將歲首作為展示與加強君臣之義的時機,民間則作為鄉裡家庭聚會的良辰。
  
  秦代至漢中期前,歲首在夏歷十月,十月初一為新年。漢中期以後,歲首在正月初一,稱為正月旦、正旦等。正月旦是漢代皇家的重要慶祝日,朝廷要舉行大規模朝會。在朝廷的影響下,漢代民間將年節民俗活動由傳統的臘日、臘明日移到正月之旦的“正日”。東漢崔?《四民月令》記載了東漢時期民間正日的祭祀儀式與慶祝活動。首先,祭祀祖先、禮敬尊長是漢代正日禮儀的主要內容。全家無論大小,按尊卑等次列坐於先祖牌位之前,家人懷著喜悅的心情依次向家長敬酒致賀。其次,拜賀宗親鄉黨。正日家庭祭祀慶祝儀式之後,人們走出家門,拜謁恭賀親族與鄰里,利用年節時機,溝通自己與親族、鄰里的關係。後世正月拜年的傳統即由漢代正日新年拜賀的習俗發展而來。
  
  魏晉南北朝時期,歲首朝賀仍是朝廷大典,而在民間,元日人們雞鳴而起,先到門庭前燃放爆竹,“以辟山臊惡鬼”,然後一家大小穿戴整齊,依次拜賀尊長。從唐代開始,春節享有政府法定假日,給假七日,是年前三天年後三天。朝廷照例舉行早朝大典,民間則合家團聚,設宴歡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