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新华社记者2018年珠峰登山报道手记
http://www.CRNTT.com   2018-05-31 12:46:25


 ↑这是2005年5月拍摄的西藏登山队员正在艰难攀登珠峰,协助国家测绘局完成珠峰高程重测任务。新华社记者索朗罗布摄
   中評社北京5月31日電/4月末至5月中旬,是喜马拉雅山区登山季的登顶窗口期。新华社西藏分社分两批次派记者前往世界最高峰、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驻守海拔5200米的北坡登山大本营,报道本年度的春季登山活动。我有幸作为报道团队成员参与了两次报道,在“高冷”地带度过了一个不见春花但见雪花的“假春天”。

  逃不过的“高反”

  第一批上山的有四人——我、两位援藏记者、一位司机。我在西藏将近两年,海拔5300多米的冰川也爬上去过。所以,出发前同事们纷纷嘱咐我:照顾好两位援藏大哥啊!

  果不其然,来自江西分社的视频记者余刚,在到达海拔4200米的定日县城后就开始不舒服,氧气瓶成了他最好的朋友。在大本营的一夜,我们得以住在西藏登山协会的房子而不是帐篷里,房间里还有暖气和热水,套上睡袋暖和得让人忘记这是在零度以下的雪山脚下。本以为大家可以睡个好觉了,谁知到了半夜,房间里还是响起了熟悉的“嘶嘶”声,那是余刚雷打不动的“夜宵”——吸氧。

  身体状况让分社同事異常放心的我,那一夜也因为強烈的“心跳的感觉”几乎没合眼。辗转一夜后,大家在清晨看到珠峰从云雾中现出真身。余老师兴奋了,扔下氧气瓶扛起摄像机,爬上一个小山坡开拍,为当天的直播做准备。当然,被狂风直吹了十多分钟后,他整个人都在稀薄的氧气中凌乱了。而我则在一种宿醉般的状态中亢奋地完成了出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