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縱觀2016年的中國體育產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15 13:17:37


6月28日,國米新一屆董事會成員在新聞發布會上合影。當日,蘇寧入主國際米蘭俱樂部之後的首次國米股東大會及新一屆董事會會議在米蘭召開,蘇寧選任的5名成員進入9人組成的意甲勁旅國米董事會,印尼富商埃裡克•托希爾繼續擔任俱樂部董事會主席。
  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電/經過了2015年的“井噴式”發展,2016年體育產業的腳步更為從容、扎實。冰與火的交織,不同判斷和觀點的交鋒,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必然;中國體育產業在這一年進入調整期,各個方面操盤者和從業者,都在狂奔一陣後漸漸冷靜下來,摸索新的發力點和平衡點。政策向深度延伸和細化,資本向更廣闊的領域布局,而整個市場,也迎來了看似不夠“火辣”,但更加“真實”的熱度。

  政策的深度:重磅政策頻出 落實與深化成焦點

  在2014年,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出台,這也被認為是中國體育產業開啟飛速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到2015年末,全國各個省級政府部門均已出台相關配套實施意見,而到2016年,相關政策已經逐步在市、縣一級鋪開,落地工作再進一步。

  今年7月,國家體育總局正式發布《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在堅持改革引領、市場主導、創新驅動和協調發展的基本原則下,實現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3萬億,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比重達到1%,體育服務業增加值占比超過30%,體育消費額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2.5%等目標。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司長王衛東透露,圍繞這一文件,體育總局已經與有關部門出台了22份配套文件。

  與此同時,在2016年,《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出台,進一步細化深化了作為國家戰略的全民健身工作,也為體育產業發展指出了更為清晰的方向。

  今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針對健身休閑產業發展現狀和問題提出了六個方面的主要任務和政策舉措,目標為“到202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的健身休閑產業發展格局,產業總規模達到3萬億元”。

  隨後,國家體育總局牽頭與共計十多個部門先後印發了《冰雪運動發展規劃》、《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水上運動產業發展規劃》、《航空運動產業發展規劃》和《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等配套政策文件。

  總體上看,體育產業政策在2016年進入了一個落實和深化的階段,一系列文件的“組合拳”,也大致勾勒出了中國體育產業在未來數年內的發展路徑。

  投資的廣度:頂級IP搶購殆盡 資本開辟新戰場

  相比較去年,2016年體育產業在資本投入方面的“爆炸事件”並不算多。在2015年,中超電視版權賣出80億天價,萬達收購馬競股份、華人文化入股曼城等新聞不斷刺激著業內和圍觀者的眼球,而在2016年,資本開始更加理性地選擇各自的方向。

  6月,蘇寧體育產業集團以約2.7億歐元(約合20.12億元人民幣)的價格,通過認購新股及收購老股的方式,獲得意大利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約70%的股份,這是2016年為數不多的體育產業爆炸性新聞。此外,大資本更傾向於如何將手中的IP進行深耕細作。

  騰訊和萬達兩家均與國際籃聯(FIBA)達成了新的合作協議。騰訊未來9年將成為FIBA的全球頂級合作夥伴,在社交網絡、網絡支付、社交遊戲、電商等四個品類上與FIBA開啟全面合作。萬達體育則成為FIBA全球獨家商業開發合作夥伴關係,兩家均在自己原有的籃球產業布局中加上了一塊重要拼圖,優化了盤中的資源配置。

  籃球方面,CUBA的獨家轉播權被阿里體育拿到,暴風體育也強勢介入CBA轉播領域。在CBA公司成立,籃球改革邁出重要一步的大背景下,各家對於籃球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可以預見,明年的CBA電視轉播新合同的競爭將極其激烈。

  足球方面,12月份,中國足協與萬達集團發布“中國杯”足球賽消息,蘇寧斥巨資拿到英超電視版權,以80億拿到中超版權的體奧動力成立新的電視信號製作中心等等,均是在原有資源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和深入。

  超級IP資源有限,2016年下半年也被很多人稱為體育產業“資本寒冬”。不過,很多創業企業依然拿到了不少融資。

  根據體育BANK發布的《中國國際體育投融資報告(2017)》,在2016年獲得融資的企業集中在場館服務、賽事運營、互聯網+、體育傳媒、體育裝備等領域,與用戶的距離更近。如健身領域的青鳥體育,培訓領域的宏遠時代,互聯網+領域的悅跑圈等,均是直接面對用戶的服務型公司,在資本趨於理性的情況下,“講個故事就能拿到錢”的邏輯已經越來越行不通了。

  大浪淘沙,只有真正解決用戶需求、讓用戶心甘情願消費的項目,才能夠真正生存下來。

  首都體育學院校長鐘秉樞表示:“2015年大量資本進入體育產業,但大多是體育賽事和體育俱樂部的IP,這個趨勢到2016年就開始下滑了。投資人更加理性,開始思考能不能通過賽事來掙錢。除了競賽表演業外,健身休閑業的市場還遠沒有飽和。”

  市場的熱度:融合中的新力量 跨界下的新問題

  2016年體育產業的另一大特點是融合,體育+旅遊、體育+文化、體育+教育、體育+醫療,體育+互聯網等跨界探索不斷開拓行業廣度,也為體育產業的市場主體提供多種發展和塑造的可能性。

  以體育旅遊市場為例,華奧星空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年1月至4月舉辦的311場各類大型體育賽事中,觀賽和參賽人數共計338萬人,由賽事產生的旅遊、交通、住宿、餐飲等關聯消費達119億元,對舉辦地的經濟拉動超過300億元。這只是全年度體育旅遊市場數據的一小部分。

  另外,根據中超聯賽官方數據,2016賽季中超聯賽場均觀眾人數比2015年增長近2000人。通過電視和網絡觀賽的觀眾數量也大幅增加。與此同時,籃球、排球、乒乓球等聯賽逐步升溫,有增無減。

  同時,中國體育產業發展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困境。記者通過對北京、杭州、上海、南京等地的調研,發現目前中國體育產業在實踐中存在著現狀認識不清、稅費政策落地難、法律法規滯後、行業協會的作用發揮不充分、大城市中心基礎設施配套不到位、地區差異明顯、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等等問題。

  體育產業在中國依然是一個新生事物,需要呵護與規範。2016年的探索,既有被“資本大火”點燃的急功近利,也有為產業發展“打地基、搭框架、深挖井、廣積糧”的匠心和耐心。

  前路漫漫,唯有腳踏實地、努力開拓、持之以恒,方不辜負眼下這個體育的美好時代。(來源:新華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