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張騰龍:台灣雜誌減七分之六 不到千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31 01:06:04


張騰龍認為,台灣雜誌業現階段應積極招募新血,讓雜誌數碼化,這絕對是主流。(中評社 高易伸攝)
  中評社高雄7月31日電(記者 高易伸專訪)台灣雜誌事業協會理事長張騰龍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30年前台灣雜誌界辦理年會得動用大禮堂擠進上千人,現在只剩下100多個會員。過去全台雜誌出版達6、7000家,現只剩下不到1000家!張騰龍笑說,你要害一個人,就叫他去辦雜誌吧。中評社能在2005年就確定現在的電子營運模式,建構訊息數字化平台,是非常有前瞻性的眼光。

  張騰龍,1953年生,祖籍江蘇徐州。資深媒體人,現任台灣雜誌事業協會理事長。

  張騰龍表示,台灣現在對於“辦雜誌”有興趣的人已經快要消失了!2012年10月他在義守大學辦理一場“雜誌從業人員講習”,希望為台灣雜誌業注入新血,講習內容也以“電子雜誌E化”為內容,但只有50多人參加。

  2013年台灣雜誌事業協會與福建省期刊學會舉辦“兩岸雜誌從業人員”講習,之所以會搭上線,是因為6年前他們參加了第一屆海峽論壇,提出要有兩岸雜誌業的交流。經大陸批審,2013年1月正式在福州舉辦兩岸期刊工作人員的編輯講習!原本預計今年在台舉行第2屆講習,但因為大陸批審,現在大陸與會人員、時間還還沒有確定。但台灣雜誌年會也會在今年下半年,再次舉辦雜誌編採人員的新血推動與講習。

  談到兩岸雜誌界交流,張說,在他擔任理事長以後,3年前曾經在廈門的“圖書交易會”上,和福建期刊協會,舉辦兩岸期刊雜誌的展覽。當時台灣去了300多種書刊雜誌,大陸各方面來參觀採訪的也很多。次年在台北市也舉辦過一次“兩岸刊物展覽”,但大陸這次來的刊物較少,所以他們是跟台灣圖書出版業共同辦展。但這種展覽礙於大陸政策、經費與台灣市場,已經是越辦越小了。

  張騰龍說,台灣習慣叫“雜誌”,大陸習慣稱“期刊”,所謂“雜誌”,就是“雜而誌之”。兩岸對這一區塊的交流,大陸限於政策,對於期刊雜誌與圖書出版交流,會稍微有影響。面對服貿,雜誌期刊與圖書出版業,也是沒有開放的。張也希望台灣政府在未來兩岸談判上,可以好好替雜誌業界爭取。不過這也得看兩岸政策的轉變,與對期刊出版業的開放程度、信心及感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