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曾永義:讓傳統戲曲昇華為“現代戲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8 00:19:07


台灣“中研院”院士、戲曲學家曾永義发言。
  中評社福州10月18日電(記者 楊犇堯)台灣“中研院”院士、戲曲學家曾永義在第二屆“中華文化發展方略——兩岸四地文化沙龍”上表示,自從王國維《宋元戲曲史》之後,用來指稱中國傳統戲劇,戲曲之傳統美質,宜保存並發揚者,有以下三端:

  其一,虛擬象徵程式之寫意表演藝術原理,使排場流轉自由無時空之拘限,是戲曲累積千百年的智慧結晶;它也是中國戲曲能與希臘悲劇、印度梵劇鼎立為世界三大古文化劇種的主要原因;

  其二,戲曲語言富於音樂旋律,腔調決定劇種,其咬字吐音之口法宜應講求,藉此以保存發揚其地方性與民族性之特色;

  其三,歌舞性、節奏性、誇張性、疏離且投入性,亦皆為戲曲之傳統美質與特色,亦應保存並發揚。

  他認為,戲曲當代因應之道,首在真切認識戲曲之本質在寫意,其傳統之優美質性,如歌舞性、節奏性、誇張性、疏離與投入性及其所形成之虛擬象徵程式之表演藝術原理,使排場自由流轉而無時空之制約。凡此皆應保存並予以發揚;而戲曲語言富於音樂旋律,自有其腔調口法,絕不可受到西方美聲唱法所“污染”,否則便失去了崇高的戲曲民族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