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敦球:朝鮮半島的六大認知分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28 11:26:52


(圖片來源:網絡)
  中評社北京6月28日電/在中國學術界和輿論界,對朝鮮半島問題的認知一直存在比較大的差別,這種差別還有日益擴大的趨勢,甚至有時出現觀點立場嚴重分裂和對立的狀況,是國內的國際問題研究領域不多見的“奇葩”現象。涉及朝鮮半島問題觀點和認知的分歧很多,分歧比較大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其一,關於朝鮮半島地緣戰略價值的爭論。學術界和輿論界多年來不斷有人質疑甚至否定朝鮮對中國的地緣戰略價值,認為傳統地緣政治觀念已經過時,特別是2012年朝鮮新領導人執政以後此種觀點在媒體上出現頻率大大增加。持此觀點的人主要有兩大理由:一是軍事技術的發展使朝鮮喪失了原有的戰略緩衝價值;二是如果中國不能控制朝鮮,那麼朝鮮就失去了戰略價值。包括軍事專家在內的各方學者多角度對此進行了反駁,僅列其中3個:首先是如果傳統地緣政治觀念確已過時,作為規律它應同時適用朝韓等任何其他地方,美國為何不僅沒有放棄而且還強化駐韓美軍的武力並在韓部署“薩德”?其次是除朝鮮之外中國沒有也不會控制任何其他國家,那麼,其他國家對中國都沒有地緣戰略價值?再次是韓國在朝鮮的東方,離中國更遠,為什麼持上述觀點者不公開否定韓國對中國的戰略價值?一個事實清楚、邏輯清晰、並不複雜的問題為什麼長時間引起爭論,值得我們深思。

  其二,朝鮮擁核是衝著中國來的而非美韓。近幾年來特別是朝鮮2016年進行第四次、第五次核試後,國內網絡媒體不時出現一些朝鮮擁核是衝著中國來的聲音,卻提不出有力的依據。朝鮮擁核是否是衝著中國的,這就要看朝核問題的由來和症結在哪裡?還要看威脅朝鮮安全的勢力來自哪裡?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多次表示:“朝鮮半島核問題的由來和症結都不在中國。”1975年,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施萊辛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承認,冷戰時期美國在韓國部署大量戰術核武器並對朝發出核威脅。1989年11月,美國拒絕了朝鮮提出的建立朝鮮半島無核區的建議。美國沒有履行1994年朝美日內瓦框架協議。美國對核問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可預見的將來朝鮮安全威脅不可能來自中國,而美韓每年大規模的聯合軍演卻給朝鮮安全帶來實實在在的壓力,實在找不到朝鮮要將核武對准中國的理由。

  其三,美日在東亞加強軍事圍堵中國是由於朝鮮開發核導行為而引起的。近些年來,美日在東亞地區特別是在東北亞不斷加強軍事力量,戰略部隊和戰略武器在該地區雲集。美日軍事戰略主要目的其實是針對中國的,美日有個共同的借口就是朝鮮的核導挑釁,於是國內有大量的輿論指責朝鮮給中國惹事添麻煩等,並埋怨說朝鮮若不進行核導試驗美日就找不到借口,就不會有上述美日的軍事調整和部署。在客觀上朝鮮確實為美日提供了某種借口,我們應該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原則,但如何看待“借口”問題卻是另外一回事。美日的國家發展戰略或軍事戰略是由其國內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等綜合因素的合力形成的,朝鮮是個小國弱國,根本不具備左右或引導美日戰略走向的能量。退一步來說,假如朝鮮沒有任何軍事“挑釁”行為,難道美日就不實施目前的國家戰略軍事戰略?正如普京6月1日表示,即使朝鮮宣布停止所有核試驗和導彈計劃,美國也會找到其他借口來繼續擴大反導系統建設,或是根本無需任何借口。

  其四,支持對朝鮮進行有限武力打擊論的爭論。在朝鮮第五次核試驗後,美國今春調集了空前的兵力和戰略武器在半島軍演,一時半島劍拔弩張、戰雲密布。在此背景下,國內“支持對朝鮮進行有限武力打擊論”的輿論再次抬頭。但有輿論認為,上述觀點是十分有害的,一是美國武力打擊朝鮮是否合理合法,況且美國本身就對朝核問題負有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責任。二是戰爭一旦打響,受攻擊的一方必定會拼死反擊,那麼,戰爭的範圍、規模和時間等就不是戰爭的挑起者所能控制的,不排除爆發核戰爭的可能。三是如果美國對朝鮮核設施進行摧毀性的打擊,勢必造成大範圍的核污染,對中國造成巨大的災難。

  其五,反對“薩德”入韓與接受“薩德”入韓的論爭。在去年7月韓美決定在韓部署“薩德”後,國內主流媒體和主流聲音堅決反對“薩德”入韓,但國內輿論也出現了所謂的有限接受“薩德”入韓論(如不含X波段雷達的“薩德”)、接受“薩德”入韓論,對韓國表示了充分的“理解”。但立刻就遭到反駁,一是“薩德”入韓使半島局勢複雜化不利於朝核問題解決;二是嚴重侵害了中國的戰略安全;三是打破了東北亞的戰略平衡;四是“薩德”掌握在駐韓美軍手裡,韓軍無法控制,用什麼樣的雷達瞄准什麼目標更是由美軍根據需要決定。

  其六,朝鮮核試會使中國東北荒蕪。朝鮮核試會污染環境並會使中國東北荒蕪的觀點曾一度在網絡媒體廣泛傳播,事實上沒有對東北的自然環境造成什麼影響,這種擔心過度了。當然,關注朝鮮核試對環境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符合情理,但不宜渲染恐懼氣氛。誠然,朝鮮半島應該向著無核化目標努力,卻不應該通過渲染東北荒蕪來激起國人仇朝情緒。人類迄今已進行了2000多次核試,尚未出現因核試引發大規模災難的先例,烏克蘭和日本的核電站事故卻造成了大規模的環境災難。據不完全統計,韓國現擁有7座核電站、25座核反應堆,儘管韓國核電站尚未發生核洩漏災難,但發生過數次小事故,從對環境污染影響的角度來看,韓國核電反應堆帶來的環境風險絲毫不亞於朝鮮。

  圍繞朝鮮半島問題的分歧和爭議如此之大,或許涉及諸多複雜的深層次原因,在此只說明兩點:一是巨大爭議本身就說明了朝鮮半島地緣價值的重要性,一個沒有地緣價值的國家或地區是不會引起人們高度關注的;二是對半島問題看法的分歧和爭議對提高認識、辨明是非和繁榮學術研究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如不斷重複一些既不客觀也不符合邏輯的觀點並引起輿論分裂,會造成民眾認識的混亂,希望多湧現一些客觀理性、符合邏輯規律、經得起時間和歷史檢驗的觀點。

 (來源:環球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