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日本應秉持客觀理性的對華認知
http://www.CRNTT.com   2023-02-04 10:51:32


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2月4日電/據海外網報道,2月2日,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同日本外相林芳正通話時,對中日關系的發展提出了三點希望。《朝日新聞》、共同社等日本主流媒體均在第一時間對此進行報道,紛紛提及“秦剛就任外長以來日中外長首次通話”的特殊意義。2023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5周年,中方在此背景下提出的三點希望為破解中日關系當前面臨的困境挑戰提供了解決思路,值得日方深思。

  在對華認知層面,中方對日方提出了“秉持客觀理性”的希望。近期,日本對華態度變得愈發消極,不是將中國明確定位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就是借各種雙邊或多邊場合渲染所謂“台灣有事”,甚至打著應對“中國威脅”旗號強軍擴武。中國對日本的政策是一貫的、明確的,始終主張中日和平友好、合作共贏。但令人遺憾的是,隨著中日綜合國力差距不斷拉大,日本有些人在失衡心態下嚴重扭曲了中國觀,錯誤將崛起的中國視作“假想敵”。秦剛外長在此次通話期間明確表示“希望日方秉持客觀理性的對華認知”,可以說點明了當前中日關系面臨困境挑戰的根本原因,日方唯有堅持客觀理性的中國觀,才能推動中日關系沿著正確軌道穩定向前發展。

  在務實合作層面,中方對日方提出了“秉持市場原則和自由開放精神”的希望。中日發展彼此依存互惠,已經被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來的歷史所充分證明。例如,在經貿合作方面,中日雙邊貿易從約10億美元增至如今的3700多億美元,雙方利益深度交融,互為重要經貿夥伴;在科技合作方面,中日於1980年建立起政府間科技合作關系,此後兩國的科技交流與合作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多形式、多渠道、官民并舉的局面。然而,當前日本在對華經貿科技合作方面出現了一些消極動向,不是鼓噪日企撤離中國,就是跟著美國大搞對華半導體、5G等科技圍堵。中日經貿科技合作本質是互利的,這是市場規則與各自需求共同作用的結果,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若痴迷於對華經貿科技圍堵,不僅無助於自身發展,而且也將對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穩定造成影響。中方提出“希望日方著眼維護國際貿易規則和自身長遠利益,繼續秉持市場原則和自由開放精神開展對華經貿科技合作”,既是對日本的提醒,也是為中日經貿科技合作校准方向。

  在地區和國際層面,中方對日方提出了“切實以公開、透明、科學、安全的方式”處置核污染水的希望。自2021年日本政府做出核污染水排海決定以來,該問題就一直受到包括中國在內的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質疑與反對,但日本政府對此卻充耳不聞、一意孤行,甚至還偏執地將周邊國家的反對視作是“對日本的打壓”“抹黑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看似是日本內政事務,但經過洋流作用的核污染水最終將蔓延至整個太平洋和全球海洋,顯然并非日本一家之事。日本國際形象已因一些日本政客否認、美化侵略歷史問題而受損,日本若執意將核污染水排海,必將在人類歷史上再次留下抹不掉的污點。<nextpage>

  日媒在報道此次中日外長通話時重點突出了“構建建設性、穩定的日中關系”的積極信號,日本內閣官房長官鬆野博一2月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也評價說“這是今後進行各種溝通的良好開端”,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日本不願搞砸中日關系的聲音,希望這樣的聲音在日本能有越來越大的聲量。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近鄰,和平共處、友好合作是雙方唯一的選擇。在中日兩國迎來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5周年的背景下,雙方更應著眼各自長遠利益和地區共同利益,堅持戰略自主、睦鄰善鄰,抵制衝突對抗,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共同把亞洲發展好、建設好,應對全球性挑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