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若魚掠影 細筆浮光——新銳藝術家林仲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19 21:40:32


林仲威於駐村工作室作畫。
  中評社高雄1月19日電(作者 洪威喆)在2015年首屆以新銳藝術家為主體的高雄漾藝博會上,有個展區以壯碩到怪異變形的《超級牛》、《肌肉狗》等超現實油畫作品擄獲了現場觀眾目光,這位揮舞著魔幻光影的創作者林仲威當時仍在服役,也尚未從研究所畢業,初試聲啼就令人驚豔。半年後,甫退伍即被台灣藝術股份有限公司(8479)聘為駐村藝術家,至高雄鹽埕第一公有市場內的工作室駐點創作,正式邁向專職藝術家之路。

  林仲威的創作,是以動物的身體,比擬人生的處境,透過照相寫實主義手法,描繪超現實的內容,例如透過基因改造的動物,以表現任人宰割的樣態;或在都市空間裡游動的魚,呈現迷茫的衝動活力。他常使用數位影像軟體作草稿,無論是戲劇性的光影氛圍,或結合失焦、慢快門、過度曝光、冷調色溫、短景深等攝影術的影像感,皆能信手拈來。

  他出生於1989年,新北市土城人,小學五年級就到畫室學畫,至考上基隆高中美術班,從小就打下了紮實的美術功底,然而大學就讀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時,他又花了兩年的時間,來擺脫以前學到的東西,以避免傳統美術教育的觀念,干擾他的創作。

  “直到我念研究所,都在思考繪畫技巧是否變成了創作的枷鎖。”台灣傳統美術教育體系出來的創作者,往往被洗腦成為只用某種技巧工作的繪畫機器,不會去思考創作的問題,雖然林仲威很感謝傳統美術訓練出來的技巧,讓自己考上了藝術大學,然而他已無法滿足課堂上老師傳授的東西,因此更多是透過閱讀自學,摸索繪畫之道。

  在大學生涯,林仲威尚未踏入創作的階段,對於未來是否要成為專職藝術家一直感到迷惘,也自忖除了畫畫,沒有其他技能可以在社會生存,於是又考了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在職班,以自我救贖的心態探索創作,彌補大學迷失的空白。

  林仲威特別欽佩大陸的超級寫實大師冷軍細膩的筆觸,也受美國藝術家Edward hopper(1882-1967)、Andrew Wyeth(1917-2009)風景畫的影響,因此他早期的寫實作品如《我的靴子》、《排氣管》、《南京東路五段》等往往帶有寂寥感。近年開啟以金魚、基因改造動物為主題的系列創作後,林仲威研究Francis Bacon(1909-1992)關於扭曲變形、殘酷駭人的作品、英國當代藝術家Damien Hirst不斷逾越動物倫理界限的創作,擴展他對於生命本質與流變的思考。
  
  “我看到身邊的朋友,心中像魚一樣,總是漫無目的游來游去。”林仲威以金魚為主題的“都市漂流”系列作品,來自他在求學過程的心路歷程。研究所時,他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於是開始畫魚,從個人的情感出發,描繪被視為健忘的金魚,以其呆滯的神情飄旅於城市空間的超現實場景,映射當代社會年輕人茫然、徬徨又充滿活力地盲動,不停轉換工作、興趣與人生目標的現象,有如被飼養在都會這個大水族箱裡的“金魚世代”。

  金魚來自中國古代對鯽魚的改良培育而來,是依慾望與需求進行人擇的結果。循此概念延伸,林仲威開始關注基因改造與育種動物的議題,發展另一系列作品“屠宰場的陰暗處”,例如透過與英國短角牛雜交培育而成、肌肉比一般牛多40%的“比利時藍牛”,或配種篩選、特別訓練培育、長出渾身肌肉的犬隻。林仲威發現,身處這個時代的人類與動物,都因人類的需求,進行劇烈的改變,這些改變並非來自天擇演化,而是被人類的凝視產生變形。

  “我想表現一種無地自容的感覺,靈魂、身體正在接受一種擠壓、痛苦的變形,在此之下,牛已經變成一種怪物!”林仲威認為,以人類的觀點,比利時藍牛的肌肉健壯漂亮,甚至可以供應很多肉、很可口,實為悲慘命運的象徵。

  Francis Bacon曾說:“受苦的人是牲畜,受苦的牲畜是人。”林仲威感嘆,人有時也如一塊任人宰割的肉,往往必須配合他人的眼光,變成“更好吃的牛”,成為社會期望框架下的樣子,卻變形成什麼都不是的動物。

  林仲威目前正在發展的兩大主題─嚴肅沉重的“屠宰場的陰暗處”,與略帶詼諧自嘲意味的“都市漂流”,皆帶有深刻的文化批判,未來他還將發展影像創作,關注居住正義、環保等社會議題。在林仲威確立以職業藝術家為志後,生命的流變,終在台灣藝術公司駐村後蛻變新生,他的視線不再停留於自我關照,而是看向社會的角落,如他筆下的金魚,游向更精彩的旅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