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王輝耀:打造具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社會智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19 00:24:26


  中評社北京11月19日電/“中國智庫的國際化道路任重道遠,中國智庫需要積極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發出中國聲音,提升全球影響力。CCG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努力,願在更多國際精英的支持和幫助,更好地走出去,更多地去影響和改變我們的世界,使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 王輝耀 

  上世紀70年代,社會上流行“讀書無用論”時,王輝耀躲在角落裡啃著英文書;80年代早期,王輝耀主動放棄了當時人們眼紅的“鐵飯碗”,離開對外經貿部(商務部前身)的工作,成為最早一批到北美留學的大陸MBA學生;1993年,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風靡全國,掀起一輪“出國熱”大潮,已在海外跨國公司做到副總裁的王輝耀卻選擇回到快速變革的中國創業,先後創辦了三家公司,成為當時的海歸商業風雲人物;在海歸創業潮起時,他開始關注群體發展,創辦了中國歐美同學會商會、2005委員會、建言獻策委員會等多個知名海歸社團;北京2008年奧運會那年中國開始吸引全球的目光,王輝耀又有了新的目標,創辦一家民辦的國際化智庫。

  “這是我的‘中國夢’”,王輝耀說,“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的市場一改國營企業一統天下的局面,向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開放,搞活了經濟,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同樣的道理,在公共政策研究市場,為什麼不能有民營社會智庫呢?” 王輝耀在一片疑惑聲中,又一次成為“率先吃螃蟹的人”。
2008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轉發《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關於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的意見》(即“千人計劃”),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目標,從2008年開始,在國家重點創新項目、學科、實驗室以及中央企業、國有商業金融機構、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主的各類園區等,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並有重點地支持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產業、帶動新興學科的戰略科學家和領軍人才來華創新創業。這是中國全球化人才戰略的歷史性舉措。

   “千人計劃”的出台,王輝耀是重要參與者之一。這一年裡,作為中組部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國際人才競爭戰略研究專題組組長,王輝耀做了大量國際人才方面的研究,並直接參與了《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的起草工作。被中組部領導邀請到中組部機關為三百多位中組部各部門領導講課,獲得很高的評價。在此之前,王輝耀已關注和研究海歸人才十餘年,並親自實踐成功創辦高端海歸社團,出版過十多部中國海歸研究著作,被稱為“中國海歸研究第一人”。

  也就是在這一年,中國舉辦了北京奧運會,王輝耀說“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這是中國開始與世界更加密切的訊息;就在這一年,王輝耀和苗綠博士一起創辦了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enter for China & Globalization,簡稱CCG),並將中國的全球化戰略作為智庫研究方向,尤其注重國際人才研究和企業國際化兩方面的相關研究。CCG從創辦的第一天開始,便將國際化作為重要的目標。

  早在北美留學期間,王輝耀就發現,現代意義上的智庫是一個能集合官產學各界精英的組織,其能量之大上到影響國家政策、國際格局,下到觸動百姓民生,創辦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智庫,聯合各界精英貢獻於社會,何嘗不是經歷過政府、企業、學術、社團之後的最佳選擇?

  對於智庫的定義,王輝耀也作了更清晰的提煉。在他所著的《大國智庫》一書中指出,智庫實際上就是專門影響政府公共政策決策和制定的思想工廠和研究型機構,必須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產品和政策建議,能夠影響媒體和公共大眾對公共政策制定的關注和參與,能更好的服務於關係到社會公共大眾的公共政策發展、決策、制定與實施、修正。產生通權達變,順應發展潮流的政策影響力,是智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所在,更是成為一流智庫的必然要求。

  中國民間創辦的社會智庫雖然從上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出現,但和官方智庫、高校智庫相比,在整體影響力上仍處於明顯弱勢。對於不吃財政飯的民間智庫來說,經費來源困難是首當其衝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