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耶魯女生用腳步“丈量”中國傳統民居
http://www.CRNTT.com   2017-01-13 00:17:46


《建築里的中國》作者蒲肖依,現為耶魯大學建築系研究生三年級。曾在多家國際著名建築事務所研習,獲得過包括AISC等建築競賽獎項,並有多篇中英文建築評論見諸報章。
  中評社北京1月13日電(實習記者 李娜)一身裸粉色的連衣裙,黑色中長直發自然垂落在臉頰兩側,說起話來輕聲細語。蒲肖依站在演講台上娓娓道來,如果不是聽她說出一連串的專業詞匯,很難想象眼前的女孩是建築系的學生。
 
  選擇建築,對女生來說並不輕鬆。成為一名優秀的建築師,不僅需要專業領域的思考,更要像一個“工匠”般去親手打磨自己的作品,測繪、畫圖、建模……甚至蓋房子。“我記得14年的夏天,我們年級50個學生在紐黑文最窮的一個區,一個個戴著頭盔,鋸木頭,釘板子,給當地的一個低收入家庭建一個小房子,最後真的給建起來了。”蒲肖依在自己新書發布會的現場饒有趣味地向聽眾們描述了這段研究生一年級時的經歷。
 
  2015年,蒲肖依決定暫時停止耶魯大學的學業課程,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穿越大半個中國,踏訪了窑洞、土樓、苗寨、徽派民居、晉商宅院和北京四合院這六種中國傳統民居建築,並將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悟集成《建築裡的中國》一書。
 
  【步履不停 追尋“建築夢”】
 
  蒲肖依高中時就離開了中國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這個女孩十年來為了追逐自己心中的“建築夢”,從來沒有畏懼過、退縮過。
 
  蒲肖依1989年出生在北京,初中的時候她就將“成為一名優秀的建築設計師”設定為自己的人生目標,為了心中的“建築夢”,高中時去了國外求學,本科在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讀建築專業,所以蒲肖依大部分對建築的認識來源於西方。“一開始西方的觀念,包括建築形制都讓我感到很新奇,再看中國的古建築雕梁畫棟感覺很繁複,挺土的。”這個北京女孩直率地的說。
 
  本科三年級的時候,蒲肖依回國在清華大學建築系交流了一年,她當時選修了一些中國古建築、園林和地區建築學方面的課程,在慢慢接觸與學習的過程中,她開始對中國傳統建築和歷史產生了興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