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台灣科學家在三亞探索深海:台灣眼光要長遠
http://www.CRNTT.com   2018-07-30 00:21:13


“海峽兩岸記者特區行”聯合採訪團29日探訪位於三亞的深海科技與工程研究所,並採訪了研究所的台灣研究員周義明。(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評社三亞7月29日電(記者 徐夢溪)“海峽兩岸記者特區行”聯合採訪團29日探訪位於三亞的深海科技與工程研究所,並採訪了研究所的台灣研究員周義明。

  周義明於1945年出生於台灣,後取得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系地球化學博士學位,同年成為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駐太空總署約翰遜太空中心博士後。在看到大陸關於潛航員與航天員對話的場景後,周義明產生了從地球化學轉型深淵研究的衝動,隨後受邀從美國來到三亞工作。

  談及目前台灣和大陸科研人才的區別,周義明表示,他注意到過去台灣很多到美國留學的年輕人都非常能吃苦,但現在的台灣年輕人都不太願意出去打拼,所以這是導致大陸與台灣科研人才差距拉大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台灣的年輕人甚至越來越少,這不是很好的現象。”周義明說:“後來中國大陸去了很多人,現在可以看到這種比較拼命地向上的精神就不一樣。”

  他指出,現在,台灣在科研方面遇到一些困境,連最基本的經濟方面也出現困境,美國也一樣,缺少對基礎科學的投入。在這一方面,大陸現在還在政策上進行投入。過去的中國大陸是非常落後的,通過改革開放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最近幾年經常在美國跟台灣中國大陸之間跑,可以感受得到這裡的衝擊力,那種進步的速度實在是驚人。”

  談及惠台31條,周義明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台灣為什麼借此機會來完善自己的建設。“假如大陸有很好的工作機會,為什麼不參與呢?”

  在周義明看來,意識形態阻礙了台灣的發展建設。台灣應把眼光放長遠,注意全人類的事,這樣就不會受困在這個局限的這個思維裡面。

  對此,周義明表示,他一直在想台灣為什麼要失去這種機會,台灣是不是要改變一點策略。“一帶一路”實際上對全球發展都是很大的貢獻,這也是和美國很大的不同。

  本次“海峽兩岸記者特區行”聯合採訪活動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聯合舉辦,於22日在廣東省深圳市啟程,並將於30日在海南省三亞市結束。這次聯合採訪將圍繞“改革開放40周年”的主題,請30家兩岸媒體審視改革開放的發展成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