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兩張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07-03 10:16:14  


俄羅斯總統普京
  這一刻,普京政府尋求方法以解決其與日本在千島群島領土歸屬問題上長達60年之久的爭執,以及在對石油富豪米哈伊爾.霍多爾科夫斯基(Mikhail Khodorkovsky)作出判決後對恢復投資者的信心施展迷人攻勢。下一刻,當檢察官說欲將更多的寡頭權貴帶上被告席時,普京卻阻止將俄羅斯駐軍從莫爾達瓦(Moldova)分離主義者的Transdniester地區撤軍。普京俄羅斯的分裂個性最近公開表現出來。
 
  普京借該時機重複他的政治禱文:“俄羅斯正在發展自己的民主”。與此同時他卻拒絕了波羅的海國家的要求。它們要俄羅斯交代它在二戰前夕與希特勒達成交易讓他入侵這些國家的內幕。 

  俄羅斯人的困惑 
  
  這種奇怪組合的出現,看來是策劃來調和不可調解的矛盾:帶著俄羅斯專制統治的歷史,渴望著民主。 
  
  但是,正如任何混亂一樣,它只是使到所有俄羅斯人對他們自己以及他們的國家感到無比困惑。奇怪的是,普京看來和其他人一樣也被這種混亂所困惑。 
  
  有時候,普京確實將自己看作一個要使俄羅斯“現代化”的人,尋求將俄羅斯紮根在西方世界。而有時候,他卻和史達林一樣,相信俄羅斯政權需要鐵腕手段––也就是他所稱的“法律的獨裁”(dictatorship of law)。正如霍多爾科夫斯基被判有罪這一事件所顯示的那樣,問題在於獨裁往往擊敗法律。 
  
  縱觀歷史,試圖使俄羅斯現代化的嘗試即使看來十分真實的時候––諸如史大林的工業化或耶爾辛的市場改革,最終只是“波將金村莊”(Potemkin village)式門面的事情,因為俄羅斯社會無法改變得足夠快,也沒有足夠的耐心來完成改革。
  
  因此,當上世紀90年代耶爾辛的美國式民主化無法即刻帶來“有序的”的資本主義時,繼任的普京強行恢復了國家“秩序”,仿佛一個穩定的政治或經濟體系所需要結合帶著東正教和母親俄羅斯形象的蘇聯歷史。 

  事實上,普京的個人風格是要做俄羅斯人民的全能者。通過將蘇聯歷史和沙皇歷史以及一部分耶爾辛時代的民主殘片糅合在一起,普京似乎認為他能夠調和俄羅斯歷史中的極端作為。然而,這種極端如今似乎擠掉了對現代化的嚮往。 
  
  高油價現在看來是唯一能讓普京繼續玩改革把戲的條件。十九世紀的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曾說:“俄羅斯只有兩個真正的同盟––它的陸軍和海軍。”石油就是普京的陸軍和海軍,使他得以樹立並維持一個強大而且也是國際主義者的國家形象。 
亞歷山大三世的足跡 
  
  亞歷山大的話在莫斯科和聖彼德堡的民族主義者那裡頗受歡迎。在親帝國主義俄羅斯電影《西伯利亞的理髮師》中,奧斯卡獲獎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Nikita Mikhalkov)用亞歷山大三世的加冕典禮作為象徵俄羅斯鼎盛的場景,吸引俄羅斯領導人追隨著亞歷山大三世的足跡。基塔•米哈爾科夫的父親正是史達林時代的國歌創作者,那首歌最近被普京恢復了。 
  
  在獨裁統治俄羅斯帝國期間,亞歷山大三世這位意志堅定的君主成功地帶來了穩定和繁榮,使資本主義得以在俄羅斯生根發芽。他努力加強並現代化俄羅斯的軍隊力量,同時也避免武力衝突。他被稱為“農民的沙皇”,儘管他無法容忍任何與他想法相左的意見。 
  
  普京將挽救俄羅斯於土崩瓦解和分裂主義的改革視如亞歷山大的改革。但是,模仿專制的舊模範來塑造一個21世紀的國家,這樣的做法究竟有多前瞻呢? 
  
  史大林是另外一個他珍惜的角色範例。在這裡,普京也同樣試圖兩面討好,稱Koba為暴君以安撫波羅的海領導人受傷的情感,然而又馬上修飾說,史達林決不是希特勒。我們真的能夠將這兩個人的罪行做程度上的比較嗎? 
  
  儘管他堅持與世界領導人站在一起,並將自己描繪成一位使俄羅斯現代化者,普京一如他的前輩們,事實上是一個堅信只有獨裁統治才能保護他的國家免於土崩瓦解威脅的統治者。但是,普京為了達到他的目標而採取模仿和使用象徵性的符號和陳舊的觀念,再也不符今日的現況或俄羅斯當今的能力。 
  
  先前,俄羅斯的西方使命就是純粹的“波將金村莊”。現在俄羅斯屬性本身看來缺乏安全的基礎,因為它只是一個被拋棄了的國家的空殼符號。正如一個技術蹩腳的司機開車,一個忽左忽右卻永不前進的國家也定會撞毀的。 
  
  文章來源:Project Syndicate, 2005. 文章原題:The Two Faces of Vladimir Putin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