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依法能辦的事不用找人
http://www.CRNTT.com   2020-02-22 12:38:49


  中評社香港2月22日電/1月16日上午,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深圳代表團全體會議向媒體開放,廣東省人大代表、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回答記者提問。

 偉中從營商環境打造、民生保障、產業發展等多個角度,系統回答了2020年深圳將要發力的內容和重點。

 其中,包括以下幾個金句:

  1、依法能辦的事不用找人,依法不能辦的事找也沒用,我們要形成這樣的一個環境;

  2、讓科研人員“名利雙收”,讓侵權者“傾家蕩產”;

  3、民生項目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能空虛,說到就要做到;

  4、每年新進入深圳的人有四、五十萬人,去年又新進入了27萬名人才,平均年齡27歲;

  5、未來,深圳這座城市將更加充滿魅力、動力、活力和創新力。

  以下全文:

  1、思路和舉措

  深圳堅決扛起主體責任,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綱”,以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為總牽引、總要求,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扎實推進市委“1+10+10”工作安排,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全力釋放“雙區驅動效應”。

  一是聚焦“高質量發展高地”,率先建設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二是聚焦“法治城市示範”,率先營造彰顯公平正義的民主法治環境。三是聚焦“城市文明典範”,率先塑造展現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現代城市文明。四是聚焦“民生幸福標杆”,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發展格局。五是聚焦“可持續發展先鋒”,率先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範。

  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歸根結底就是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先行示範。深圳將堅持全國全省“一盤棋”,繼續深化深港、深澳合作,繼續深化廣深合作,繼續全面融入“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不斷增強核心引擎功能,更好服務全國全省發展大局。

  2、營商環境

  目前深圳市委市政府研究了新一版的營商環境改革政策和文件,在春節之後將召開全市營商環境大會,推出一批新的重點改革措施。

  據了解,深圳近年來改革創新奠定了良好基礎,94%的行政許可事項實現“零跑動”,政府投資工程壓減到41個工作日,並且深圳市政府還在研究進一步壓減。

  在服務企業方面,我們提出“有事服務、無事不擾、服務前移、貼身周到”,為企業真誠、真心、真情服好務,換句話說就是要形成依法能辦的事不用找人,依法不能辦的事找也沒用,我們要形成這樣的一個環境。

  3、民生

  今年要推出一批民生項目、加快補足民生領域短板,將民生項目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能空虛,說到就要做到。

  比如今年全市計劃安排教育、醫療支出分別增長16%和15%,新增學前教育學位2萬個以上,新增病床8000張,在三年之內新建、改擴建公辦中小學146所,新增學位21萬個,新建和改擴建公辦普惠高中30所,新增學位6萬個以上。

  這方面其實壓力非常大,但我們將堅持不斷擴大優質民生資源供給,堅持算長遠賬,在政策實施中統籌考慮財力、人口增長和社會需求,特別是要消除或者解決深圳市區域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原特區外要大力傾斜,要綜合考慮特區內外布局。

  總的一句話,就是努力把民生實事一件接著一件辦好。深圳一直有一句話:“來了就是深圳人”,深圳也是一座來了不想走的城市,每年新進入深圳的人有四、五十萬人,去年又新進入了27萬名人才,平均年齡27歲。

  未來,深圳這座城市將更加充滿魅力、動力、活力和創新力。

  4、科技創新

  今年1月2日,深圳高規格召開了全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這已是深圳連續兩年在新年第一個工作日召開這個會議。這樣安排的考慮究竟是什麼?深圳作為一座國際化創新型城市,下一步在創新發展上又有何具體措施?

  深圳的科技創新走在前面,將始終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確定為城市主導發展戰略。

  在每年首個工作日召開此會的目的,就是在全市全社會營造一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科研規律,激勵創新、勇攀高峰的氛圍。

  我希望這個制度能夠堅持下去,跟這個城市也非常契合。

  要進一步順暢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鏈條,包括重要設施建設;包括知識產權證券化,建設全國性知識產權和成果產權交易中心;包括成果激勵機制,加快實現與國際接軌,讓科技人員合法合理實現“名利雙收”。

  對有代表提出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處罰的問題,深圳市委市政府和人大都作了深度的研究,市人大正在修改條例,要讓那些侵權者付出沉重的代價。

  說一句直白的話,就是讓侵權者傾家蕩產,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會激勵更多原始創新。

  深圳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創新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持續深化科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抓好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發展,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集中火力攻克“卡脖子”問題,暢順科技成果產業化鏈條,促進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等工作,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努力為我省科技創新強省建設,為2020年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提供有力支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