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蠢萌“四不像”竟是“使鹿部”的森林之舟
http://www.CRNTT.com   2018-08-25 00:19:23


馴鹿進餐中(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室韋8月25日電(記者 海涵)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鑲嵌著一顆璀璨的明珠,是為鄂倫春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成立於1951年,是我國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東北部,總面積59880平方公里,是全市面積最大的旗(市)。

  鄂倫春族別稱為“使鹿部”,顧名思義,該民族與鹿有著難解情緣。據了解,“鄂倫春”是民族自稱,即“使用馴鹿的人們”。另外,“鄂倫”的發音與馴鹿的發音(oron)相同,(cho)是表示人的附加成分,兩者合起來為(oroncho),即“鄂倫春”,漢語就是“打鹿人”之意。

  鄂倫春族飼養的最早的鹿是馴鹿,馴鹿曾在鄂倫春族社會發展的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史料載“鄂倫春族無馬多鹿,乘載與馬無異,廬帳所在皆有之。”這種“馴鹿恰似牛馬,鹿體似驢,蹄似牛,頭似馬,角似鹿,俗稱四不像,但土民稱該獸為鄂倫。”過去馴鹿的方法也較為簡單,“有事哨之則來,舐以鹽則去。”

  鄂倫春族是中國唯一飼養馴鹿的民族,在歷史漫長的歲月里,馴鹿在鄂倫春族的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做出了重要貢獻,古鄂倫春人從野生動物“索格召”捕抓之後,馴鹿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逐步馴養成為現在的馴鹿。鄂倫春語馴鹿稱為“奧倫”,馴鹿雄雌均有角。馴鹿角似鹿而非鹿,頭似馬而非馬,蹄似牛而非牛,身似驢而非驢,馴鹿善於穿越森林和沼澤地,是狩獵鄂倫春獵人的主要生產和交通運輸工具,是國家二類保護動物。馴鹿曾經是鄂倫春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譽為“森林之舟”。馴鹿的特征是:其性情溫和,易飼養放牧,覓食苔蘚等野生植物,適應於大興安嶺(額格登)高寒地帶繁衍生息。馴鹿的毛色有褐色、灰白色、花白色和白色。狩獵為生的鄂倫春人無論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愛和保護馴鹿,視為吉祥、幸福、進取的象徵,也是追求美好和崇高理想的象徵。因此,馴鹿具有民族特色,很有代表性,鄂倫春人將馴鹿確定為鄂倫春族的吉祥物。

  據悉,馴鹿(學名:Rangifer tarandus),也叫角鹿,是鹿科馴鹿屬下的唯一一種動物。馴鹿雌雄皆有角,角的分枝繁複是其外觀上的重要特征。馴鹿主要分布於北半球的環北極地區,包括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島嶼。馴鹿並非人工馴養出來的。北美的馴鹿是純粹野生的;而分布於北歐,主要由拉普人管理的馴鹿則屬於大範圍圈養的。在中國馴鹿只見於大興安嶺東北部林區。中國鄂溫克族使用馴鹿作為交通工具。馴鹿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昨日,由全國台聯率領的兩岸記者內蒙參訪團一行於額爾古納白樺林景區的馴鹿園與馴鹿進行了親密接觸。馴鹿沒有上牙,所以遊客可放心進行投喂。投喂的美食自然是馴鹿的終生摯愛——苔蘚。這些蠢萌的“四不像”們怕是已經深深沉浸在了在飯來張口的日子里,對遊客們遞到嘴邊的美食可謂來者不拒。馴鹿們“左右逢源”吃遍苔蘚的樣子真是憨態可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