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毛澤東為何為兩打香煙惴惴不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16 09:39:56


(網絡創意圖)
  中評社北京2月16日電/某年秋天,有兩位領導來到陳雲同志的住所匯報工作,臨別時要留下他們帶來的兩盒葡萄,陳雲堅持不收。對方懇切地說:“這不是送禮,只是讓您嘗嘗。”陳雲領受了他們的心意:“我吃十顆,叫十全十美,剩下的你們帶回去。”陳雲慎小慎微、嚴格自律的精神,令人感懷。

  任何人的腐敗墮落,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微疵到大錯的過程。“不矜細行,終累大德。”小事小節上的放縱,對一個人品行和作風的影響是漸進的、隱蔽的,卻也可能是致命的。猶如溫水之於青蛙、蟻穴之於大堤,常常能使人在不知不覺中陷於困境,在溫情脈脈中繳械投降。

  唐代名相陸贄清廉剛正,但也有官員埋怨他不近人情。唐德宗得知後勸他:“清慎太過,都絕諸道饋遺,卻恐事情不通,如不能納諸財物,至如鞭靴之類,受亦無妨者。”誰知,陸贄對此不以為然,撰文進諫:“賄道一開,展轉滋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幣帛;幣帛不已,必及車輿;車輿不已,必及金璧。日見可欲,何能自窒於心。”在他看來,“涓流不止”,發展下去必然是“溪壑成災”。

  從近年查處的腐敗案件看,一些幹部“眼裡看得破,肚裡忍不過”,被一條煙、一張卡或一個紅包誘入了陷阱。想當初,他們要麼抱著“小節無害”的心態,“小吃小喝不算過,小拿小要沒什麼”;要麼存在隨波逐流的想法,“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要麼懷著法不責眾的僥幸,“周圍都這樣,何必假清高”;要麼玩起投桃報李的遊戲,“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結果小管湧演變為大塌方,不得不吞下無法挽回的苦果。

  《淮南子》中說:“聖人敬小慎微,動不失時。”翻閱歷史上那些以清廉著稱的官員,無不是在小事小節上防微杜漸,謹言慎行。比如,羊續懸魚、山濤懸絲、蘇瓊懸瓜、周新懸鵝的拒禮佳話,“一錢太守”劉寵、“二不尚書”範景文、“三湯道台”湯斌、“四知先生”楊震、“五代清郎”袁聿修的嘉德懿行,都讓人領略到“慎微”二字在成風化人上的魅力和效用。

  上世紀60年代,毛澤東同志曾為兩打香煙的開支惴惴不安:“中國不缺我毛澤東一個人吃的花的。可是,我要是生活上不檢點,隨隨便便吃了拿了,那些部長們、省長們、市長們、縣長們都可以了,那這個國家還怎麼治理呢?”不慮於微,始成大患;不防於小,終虧大德。今天,每名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面臨的誘惑和考驗更多,只有始終保持一顆敬畏心、平常心,始終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警覺意識,不因“小腐敗”而違規逾矩,不因“小問題”而姑息遷就,不因“小意思”而欣然笑納,才能在慎微中積下尺寸之功,鍛造金剛不壞之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自律關鍵是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能否做到慎獨慎微”。花繁柳密處撥得開,風狂雨急時立得定,固然能夠彰顯一名黨員的擔當和定力,但遠離大集體、聚光燈和風暴眼,因為不便監督和管控,其所作所為,更能真實地檢驗和反映出一個人靈魂深處的高潔或污濁。也正因此,慎獨慎微當成為共產黨人的精神品格與修養自覺。

  (來源:人民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