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為官無為也是過 黨員幹部不能為己做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4 10:42:11


  中評社北京10月14日電/為官無為也是過

  近來讀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一則故事令人感慨。

  有一個官員來到閻王殿,聲稱自己生前無論到哪裡,只喝一杯清水,無愧於鬼神。閻王說,設立官職是為了治理民眾的事情,僅認為不要錢就是好官,那麼把木偶放在大堂上,它連一杯水也不喝,不更勝過你麼?官員辯解道,我雖不為,也沒有出什麼大問題。閻王怒曰:不為就是最大的問題。

  為官不為,歷朝歷代大有人在,幾成頑瘴痼疾,屢治不絕,成為當政者心頭之患,更為群眾深惡痛絕。五代時期,有個叫馬胤孫的官員,被稱為“三不開”,即“遇事不開口,不開印,不開門”;民國期間,譚延闓在主持當時行政院的會議時,常閉目養神,對討論的問題從不置可否,人稱“三不主義”,即“不負責,不建言,不得罪人”。

  當前,為官不為者也不少。有的屍位素餐,對待工作不盡心不盡力,不積極不主動,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的為了“保險”,對一些棘手問題,能推則推、能躲就躲,即使分內之責也推諉、扯皮;有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做“好好先生”,既無積極進取之志,又無履行本職義務之願;有的工作滿足於“說在嘴上,寫在紙上,掛在墻上”。凡此種種,成為十分緊迫的問題。

  有些基層黨員幹部給這種蟄伏不為的現象找了些“難言之隱”:面對改革發展任務畏葸不前,找不到工作遵循;為了不出事寧願不幹事,心神不定;考核監督制度缺失,沒有硬性約束;長期得不到提拔重用,積極性減弱……這些貌似無奈的理由,實際上是為了攬權弄權、明哲保身。因緊箍咒多而不幹事,還是沒有脫離開做“太平官”的思維慣性。

  古人雲,為官避事平生恥。“每一個領導幹部都要拎著‘烏紗帽’為民幹事,而不能捂著‘烏紗帽’為己做‘官’”。作為公務人員特別是黨員幹部,既然國家和人民選擇了我們,就要增強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保持昂揚向上的進取心和幹事創業的精氣神。有為才有位,在位要有為,要有夙夜在公、寢食難安的勁頭,心中時刻想著群眾,用政績和名聲來檢驗是否“上不負國家、下不違百姓”。

  “任其職,盡其責;在其位,謀其政”,是職業的追求,也是做人的境界。我們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就是在深入群眾中錘煉實幹品質;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倡導“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就是以“嚴”治“鬆”、用“實”去“虛”;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就是堅持向中央看齊,爭當合格黨員。清廉不清廉、作為不作為、實幹不實幹,始終是近些年來黨的建設重要方面,有責任、有擔當、有作為,做領導、做黨員、做人的要求和標準是一以貫之的。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從焦裕祿到穀文昌、從楊善洲到李保國,一批又一批以天下為己任、以人民為信念的領導幹部行動在先,見賢思齊,我們沒有理由懈怠不前。

  (來源:人民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