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閩台互鑒視角下當代家規家訓承繼芻論
http://www.CRNTT.com   2019-03-01 00:07:22


  中評社╱題:閩台互鑒視角下當代家規家訓承繼芻論 作者:尚光一(福州),文學博士、福建師範大學中華文學傳承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兩岸同根同源,家規家訓有著相同的源流和眾多共通的內涵,特別是,閩台之間家規家訓一脈相承。就閩台都有廣泛影響的家規家訓而言,包括出自《朱子家訓》、《顏氏家訓》、《包拯家訓》、《誨學說》、《袁氏世範》等經典中的格言,文學典籍中所提倡的精神,古代修身齊家的名句格言,以及代代相傳、同宗同源的家規家訓。不過就台灣現狀而言,當前傳統儒家思想脈絡下的家規家訓,已在台灣年輕人特別是城市年輕人中的影響日益減弱。同時,隨著“少子化”趨勢的蔓延,核心家庭逐漸成為台灣社會的主要單元,核心家庭中各個成員順應時代潮流所達成的共識正成為新的家規家訓。未來,閩台通過家規家訓領域的深化交流、彼此影響與互相確認,將推動家規家訓以活力重生的姿態在兩岸民眾間繼續存在與發展。

  一、家規家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禮記·大學》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明確指出治國從治家開始。就漢語“國家”一詞而言,“國”與“家”也緊密相聯,民間歷來有“有國才有家,國是千萬家,家和萬事興”的觀念。可以說,端蒙養、重家教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而在實際生活中,也往往會通過強調家規家訓來涵養家風民風。

  就內涵而言,家規家訓是一個家庭或家族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其成員精神、品德及行為的規訓,是傳統風尚和德行傳承的凝練,包含做人做事的原則、禮節、觀點等,同時也是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的重要載體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追源溯本,家規家訓在中國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並在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的實施過程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時至今日,《朱子家訓》、《誡子書》、《誡外甥書》、《顏氏家訓》、《包拯家訓》、《誨學說》、《袁氏世範》等家規家訓經典著作依然流傳,繼續產生著廣泛影響。其中的“非淡泊無以明志”、“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玉不琢,不成器”、“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等規訓,在今天也仍具有深遠的家庭教育意義。

  兩岸同根同源,家規家訓自然也有著相同的源流和眾多共通的內涵。特別是,閩台之間有著“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的“五緣”關係,家規家訓更是一脈相承。就區位來看,台灣東臨太平洋,南界巴士海峽,東北與琉球群島遙相呼應,而福建是其與大陸最接近的地方。福建平潭縣與台灣新竹市之間是台灣海峽的最窄處,僅為130公里,因而古代台灣主要通過福建來吸納大陸文化。大量的考古證據和文獻記載也表明,早在遠古時代,台灣的“左鎮人”就是通過海退時露出海面的陸橋由福建進入台灣。明末至清代,更有大量福建人移居台灣,台灣的閩籍移民數量一度曾占台灣總人口的80%左右。並且,閩籍移民的政治力量、經濟文化水平遠超台灣當時的高山族,因此在較短時間內,閩籍移民的文化就在台灣佔據了主導和主體地位。特別是,由於閩台自然環境十分相似,閩籍移民在台灣幾乎原封不動地保留了原有的文化風俗,他們延續著家鄉食衣住行的生活方式,遵循著家鄉時令年節的節慶習俗,供奉著家鄉所尊崇的地方神祇,演唱著家鄉所流行的音樂戲曲,也恪守著從家鄉承繼而來的家規家訓。據《閩南涉台族譜彙編》(100冊)統計,僅閩南涉台族譜就約有300種,篇幅約有5萬頁,印證了台灣100個大姓由閩南遷入、血脈相連的事實,①因而閩台之間有眾多家規家訓系出同源、一脈相承。

  二、閩台之間眾多家規家訓系出同源

  一些出自《顏氏家訓》、《包拯家訓》、《誨學說》、《袁氏世范》、《朱子家訓》等經典規訓著作中的格言,在閩台被廣泛作為家規家訓承繼。例如,廈門海滄陳氏、張氏、顏氏、周氏的先祖在遷播台灣後,“父兄不可常依,鄉國不可常保,一旦流離,無人庇蔭,當自求諸身耳”(《顏氏家訓》)等家訓隨之在台灣的後人中得到承繼。再如,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會客室懸掛其祖父傳下的家訓“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並將這一家訓印製在其1986年出版的第一部學術著作上。②而“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本是曾國藩家訓,曾國藩在教子書中詳細闡釋了該條家訓的內涵:“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餘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凡富貴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學作聖賢,全由自己做主,不與天命相干涉。”③

  歷史上一些文學典籍中所提倡的精神,也成為閩台家規家訓的來源。例如,台灣板橋林氏是清代至民國時期在兩岸頗有影響力的家族之一,其所秉承的“飲水本思源”家訓,就源自北周庾信《徵調曲》中的“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就內涵而言,“飲水本思源”這一家訓,包含兩個方面的要求,即子弟既應回報家族、光宗耀祖,又應回饋桑梓、造福社會,林家五記商號“飲”記、“水”記、“本”記、“思”記、“源”記的命名也源於此。百餘年來,台灣板橋林氏恪守這一家訓奮力而為,積極投身於家族慈善、地方公益、社會事務之中,並藉助這些活動使家族事業獲得進一步發展,從而成為名播兩岸的世家名族,被以“家巨富而義舉有難枚數”、“可謂富而好禮且好義者也”(《淡水廳志》)等讚譽載入史籍。

  古代修身齊家的一些名句格言被閩台民眾當作家規家訓傳承,其中有的格言甚至在台灣被用作廣泛宣傳的標語,例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句九秋寒”等。尤其是,正如朱熹所言“子之所貴者,孝也”,提倡孝道的家規家訓在閩台民眾中經常被特別強調。例如在福建,琅岐後水何氏祖訓第三則即明確指出:“父母莫逆,身從何來。”④台灣家規家訓中同樣重視提倡孝道,有台灣學者指出“民間百姓多透過家規、家訓等家庭教化的方式將具體的孝道觀念傳遞給個人”。⑤筆者在澎湖就曾看到源自家規家訓的格言“人生百善孝為先”、“父母恩,天高海深”、“盡孝貴有心,行善持以恒”、“致禮無親疏,社會祥和好”等名句格言,被用作街頭標語進行宣傳。

  閩台往往共享同宗同源的家規家訓。例如《海滄家訓選編》中選編的有關林、陳、李、周等姓氏的家規家訓,在2017年6月“第九屆海峽論壇·傳家訓,振家風——兩岸宗親海滄行”系列活動中進行了展示,受到前來尋訪祖地、重溫家訓的台灣同胞的認可與好評。再如,“念祖追宗、耕讀傳家、開拓進取、興家報國”的精神為閩台客家人所共同認同,因而台灣鄉間常見“禮義廉恥”、“忠孝節義”等匾牌,即是家規家訓同宗同源的明證。又如,福建永定曾發動民眾搜集、報送各個姓氏的家規家訓,涵蓋姓氏族譜、土樓楹聯、牌匾題刻、村落童謠、雕刻古跡等來源,建成了“客家家訓館”。該館展示有特色家規家訓69篇、百家姓前20個姓氏的家規家訓以及永定客家族譜中記載的家規家訓,開館僅半年就吸引了台灣遊客1萬多人次,也體現了閩台眾多家規家訓同宗同源的現實。

  三、新時代台灣家規家訓出现新變化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特別是1991年台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停止《四書》作為中學唯一文化基本教材之後,儒家經典在台灣教育體系中失去獨尊的地位,從而間接導致了源於儒家思想的家規家訓在年輕世代中的影響力逐漸減弱。調研發現,當代台灣家訓家規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一方面,傳統儒家思想脈絡下的家規家訓,在台灣年輕人特別是城市年輕人中的影響日益減弱。筆者在台灣訪學期間,曾詢問淡江大學、中央大學、東海大學、世新大學、銘傳大學、真理大學等台灣高校在校生,其大都對自己家族的家規家訓十分淡漠,衹是提到宗族祠堂中應該會有宣傳。另一方面,隨著“少子化”趨勢的蔓延,核心家庭逐漸成為台灣社會的主要單元,傳統大家族聚居的生活圖景不斷解體,因而許多以宗族為基礎的家規家訓的影響日益減弱,反而核心家庭中各個成員順應時代潮流所達成的共識,正成為台灣新的家規家訓。例如,“愛拼才會贏”等一些流行俗語以及“一定要誠實”等處事準則,正成為台灣新一代父母教育子女應謹守的規訓,透露出台灣家規家訓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然而就長遠來看,無論社會如何變化,家規家訓對一個家族、一個家庭所起的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教育作用都不會消退,衹不過其形式將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改變,這在閩台都是如此。特別是,城市化、少子化和核心家庭所勾勒的生活圖景,在某種程度上瓦解傳統家規家訓的同時,也在不斷啟動出與時代相契合的新的家規家訓。可以預期,在社會文明提升的過程中,家庭長輩的言傳身教和良好家風的傳承,對閩台青少年成長、成才依然有著重要的影響。可以說,雖然未來閩台家規家訓的內容、形式都會隨著社會演進而發生變化,但閩台通過家規家訓領域的深化交流、彼此影響與互相確認,將推動家規家訓以活力重生的姿態在兩岸民眾間繼續存在與發展。

  參考文獻:

  ①陳支平,閩南涉台族譜彙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1。

  ②鳳凰網,馬英九家訓: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2013年06月19日,http://news.ifeng.com/taiwan/1/detail_2013_06/19/26565272_0.shtml.

  ③曾國藩,曾國藩教子書[M],長沙:嶽麓書社,1987:4.

  ④中國台灣網,福州琅岐後水何氏祖訓三十二則,http://www.taiwan.cn/zppd/JXJC/200807/t20080718_700372.htm,2008-07-18。

  ⑤葉光輝,楊國樞.中國人的孝道:心理學的分析[M].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177.

  [作者簡介:尚光一,文學博士,福建師範大學中華文學傳承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碩士生導師。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新形勢下大陸出版傳媒產品入台傳播接受機制及策略研究”(17CXW003)階段性成果。]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2月號,總第254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