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九合一”選舉與台海局勢新脈動
http://www.CRNTT.com   2019-02-23 00:14:42


民進黨兩年多完全執政,完全與民意新價值、兩岸新形勢、國際大趨勢背道而馳。
  中評社╱題:“九合一”選舉與台海局勢新脈動 作者:彭維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

  台灣“九合一”選舉雖是一次地方層級選舉,但蘊藏深刻政治意涵:島內政治格局演變、社情民意走勢、大陸影響地位發生近30年來的重大深刻變化,大陸“遏獨促融促統”戰略取得重大階段性勝利,島內“台獨抗中”與“融陸壯台”兩條路線鬥爭出現有利於陸的重要拐點。當然,台海局勢尚未發生根本變化,兩岸關係走勢依然複雜。

  一、台灣社會主要矛盾與民眾價值取向發生30多年來的重大深刻轉變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動力,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最為重要的是,衹有化解社會主要矛盾的方式方法得當,社會主要矛盾才能真正轉化為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

  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來,在所謂“經濟奇跡”、“台灣經驗”、尤其是冷戰結束蘇東巨變背景下,國民黨當局專制、貪腐統治與新興中產階級要求政治民主化、政權本土化、治理廉能化的矛盾,成為台灣社會的主要矛盾。以新興中產階級和中下階層代表自居的民進黨,利用“自由民主”、“住民自決”、“台灣獨立”的幌子,“清廉勤政愛鄉土”、“綠色執政,品質保證”的口號,“本土愛台”、“悲情仇中”、“主權尊嚴”的選舉操作,牢牢掌握島內輿論和政治鬥爭的話語權。30多年來,民進黨不斷擴張社會基礎,刻意形塑“衹問藍綠,不問是非”的投票取向,不擇手段攫取權利,多次打敗被誣為“外來政黨”的國民黨。2004年“總統”選舉“肚子扁扁,票投阿扁”、2016年“總統”選舉時“身無分文,票投英文”的耳語,令人至今記憶猶新。

  本世紀初以來,島內藍綠惡鬥導致台灣持續沉淪衰退,2010年大陸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強化“陸強台弱”趨勢,尤其是十九大以來大陸“遏獨促融”戰略加劇蔡當局執政困境和民眾台灣前途焦慮感。在此背景下,台灣民眾“治理更清明、經濟更發展、生活更美好、兩岸大合作”急迫感日益增強,與國、民兩黨惡鬥不止、“台獨”執政偏執對抗持續加深台灣發展困境的矛盾,成為新時期台灣社會的主要矛盾。島內民眾“厭藍綠惡鬥、淡意識形態、重經濟民生、喜庶民政治、求兩岸合作”的價值新取向不斷醞釀,正在形成。

  最近幾次島內重大選舉的結果,正是上述重大變化的折射。自2014年“九合一”選舉開始,到2016年“總統”、“立委”選舉,民眾用選票懲罰了內鬥激烈、政績不彰、“兩岸和平紅利分配不均”的馬英九當局和國民黨,民進黨“意外”取得2014年、2016年選舉的勝利,首度全面執政。蔡英文當局深化“親美媚日抗中謀獨”戰略,全面追殺清算國民黨,而美國也極力支持民進黨。作為蔡當局執政期中考和信任投票的2018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理應深度綠化、厚植長期執政根基”,結果卻開創了執政僅兩年即在期中考遭遇滑鐵盧的先例,而被譏為“又老又醜”的國民黨卻“意外”大勝。的確,選舉結果與民進黨執政失敗激起民心思變、“韓流效應”發酵、大陸“反獨促融”精準施策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密切相關,而根本原因則是民進黨固守“台獨”思維、拼政治手法,未能有效應對社會主要矛盾根本性、歷史性的變化。民進黨玩弄新民意,操弄“太陽花學運”剩餘價值,打著“民主法治”、“轉型正義”、“捍衛台灣主權”、“建構民主抗中價值同盟”旗號,對內政治鬥爭掛帥,不擇手段,胡作非為,大搞“民主專治”綠色恐怖,全面追剿國民黨,對外推行“聯美抗中”路線、“新南向”政策,加劇民進黨三大結構性困境:政治鬥爭導致經濟發展無感,治理台灣失德失序,“台獨”政策導致兩岸和平紅利喪失、台灣進一步邊緣化。民進黨兩年完全執政,完全與民意新價值、兩岸新形勢、國際大趨勢背道而馳,導致“反蔡反民進黨”的滔天政治海嘯撲面而來。

  社會矛盾新轉折、民意價值新變化、政治生態新格局,從中可得出四點啟示:

  一是島內主要政黨與政治勢力必須有效應對社會主要矛盾根本性變化,把政策論述和政治作為從過去所謂“民主政治建構”順勢調整到有利台灣“全面發展”、“融合發展”新民意上來,否則將被新民意拋棄。

  二是“笨蛋”(國民黨)、“壞蛋”(民進黨)、“混蛋”(有競爭力但兩岸政策模糊的白色力量)三股勢力在政治轉型與政策調整過程中,民進黨拼經濟無感、治理台灣無能、“台獨”政策無解的三大困局長期糾纏,尤其是“台獨”包袱沉重,被選舉輪替的節奏可能加快。

  三是“台獨”勢力塑造所謂“兩個本土政黨”即淺綠、深綠“台獨分離型”政黨輪流執政的幻想徹底破滅。未來經過多次政黨輪替後,島內主流民意將從“維持現狀”、“融陸壯台”,朝“友陸向統”、“親陸求統”躍升,逐漸推動藍綠對抗型政黨體系,向淺藍、深藍兩個“非獨融合型”政黨輪流執政轉型。

  四是島內任何勢力都無法根本解決當前台灣所面臨的結構性問題。台灣衹有全面融入大陸發展戰略,搶搭大陸發展快車,分享大陸發展機遇與紅利,才能走出發展困局。這是歷史潮流和大勢所趨,台灣別無選擇。

  二、傳統藍綠對抗型二元政治結構朝盤勢弱化、“白色”突起、新人上位、基礎優化、鐘擺加速深刻轉型

  近10多年來,兩岸學界在國、民兩黨哪個政黨將長期執政、藍綠基本盤是否存在、第三勢力是否形成等問題上的討論,存在明顯分歧。2004年陳水扁以兩顆子彈打敗“連宋配”,成功連任,一些輿論認為“民進黨準備長期執政”。2008年馬英九高票當選,不少輿論認為國民黨將長期執政。2016年民進黨首次全面執政,島內及日本很多學者認為“國民黨從此新黨化、小黨化”、“民進黨將長期執政”。2018年“九合一”選後,兩岸又有輿論認為島內政治朝“去藍綠化”、“去政黨化”方向發展。事實證明,國、民兩黨“長期執政”的觀點,島內政治“去藍綠化”、“去政黨化”的觀點,目前看似有違島內政黨政治發展的客觀規律,“民進黨長期執政”的論點更明顯不符兩岸關係和國際格局發展大勢。

  通過對近20年島內主要選舉追蹤調研發現,以統獨立場、國家認同分裂為基本軸線,以藍、綠陣營為政治分野,以國、民兩黨為主體的對抗型二元政治結構總體穩定。島內政治生態分佈、社會資源配置、重大選舉提名和結果、單一選區兩票制影響,尤其是統獨立場、國家認同分裂,是決定傳統藍綠二元結構長期存在的基本要素和基礎。其中,藍營選民統獨認同光譜廣泛,對藍營領頭羊和政治人物要求嚴格,其凝聚力明顯弱於綠營選民。以縣市長選舉為例,2018年民進黨慘敗,但其得票率仍有39%;2014年國民黨慘敗,其縣市長得票仍有40%。以“總統”選舉為例,2008年民進黨慘敗,但得票率仍有40%;2016年國民黨慘敗,得票率仍有31%(藍營分裂,親民黨得票率12%)。這種二元政治結構在國家統一前的較長一段時期内存在,並影響島內政局和兩岸關係演變。國、民兩黨過去及未來較長時期內相生相剋,相互以選舉基本盤、對方執政敗績作為自己重新上台的資本與籌碼。所謂“某黨選舉失敗,並不是另一党勝利”的看法,恐不完全正確。

  必須指出的是,選舉得票並不等同於藍綠陣營、國民兩黨的基本盤。尤其是勝選效應中的所謂高票,相當一部分屬於中間選票。這部分中間選票最不穩定,游離性最強。國、民兩黨慘敗後的最低得票,絕大部分是相當穩定的基本盤。學界對選舉基本盤概念說法不一,這裡不加贅述。近年來,島內選民自主性增強,選民世代結構變化,尤其是青年選民投票意願增強,民眾對國、民兩黨認同度明顯下降,藍綠基本盤呈現總量有所縮減、凝聚力有所弱化的趨勢。

  20多年來,島內沒有形成嚴格意義上的第三勢力。標榜第三勢力的政黨或政治力量,絕大部分從國、民兩黨(或藍綠陣營)分裂而成,發展空間總體相當有限。所謂中間選民、經濟選民,既無政治領袖,也無政治綱領和組織,根本不能稱為第三勢力。未來衹有藍綠對抗型二元政治結構崩解,“非獨融合型”政黨體制形成,以公共政策競爭作為競爭主軸,才有可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第三勢力。近年來中間選民群體有所擴大,在台灣重要選戰中的關鍵作用更加突出。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民進黨候選人姚文智、白色力量代表柯文哲三足鼎立,中間選民、青年選民對柯文哲的支持至關重要。

  從2018年“九合一”選舉結果看,藍綠二元政治結構形成新穩定、出現新變化、展示新期待。

  一是縣市長候選人和當選人主要是國、民兩黨掌控。與2014年相比,無黨籍空間與實力明顯壓縮。

  二是渴望“救世主”的島內選民不滿民進黨、國民黨,情不自禁對險勝連任的白色力量代表柯文哲抱有期待,但白色力量並不是藍綠二元結構的常態。柯文哲面臨團隊組織鬆散薄弱、執政經驗嚴重不足、兩岸政策模糊躲閃、國民兩黨聯合夾殺等多重壓力。柯文哲如果2020年參選,即使僥倖當選,也須回答“兩岸是否同屬一個中國”這一根本問題。今後一個時期,無論從島內政治生態還是兩岸關係現實,所謂第三勢力或白色力量仍將回歸、受制於藍綠二元政治結構。

  三是藍綠競爭由政治惡鬥、統獨爭議,暫時轉向突出治理能力、經濟民生議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