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現代財經論壇:“一帶一路”與台灣經濟前景
http://www.CRNTT.com   2017-10-25 17:06:47


與會專家。左起: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台灣國際關係學會會長楊永明、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辛翠玲、現代財經基金會董事長黃輝珍、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院長王高成、政治大學經濟學系特聘教授莊奕琦、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高長。
黃輝珍
楊永明
  中評社╱題:“現代財經論壇:‘一帶一路’與台灣經濟前景”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7年9月號,總第237期

  黃輝珍:重構世界經濟戰略版圖

  這次論壇的主題“一帶一路”,是一個新題目、大題目,也是目前全世界普遍關注的重大題目。近期以來,中國大陸國家領導人與各國領導人或國際組織負責人會談時都會主動倡議。五月中旬北京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峰會,有高達13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派代表參加,更有30個國家領導人親自出席並共同發表聯合公報。“一帶一路”或將成為主導未來全球經貿發展和國際局勢變化的幾個重要戰略動力因素之一。

  “一帶一路”倡議,橫跨亞歐非大陸,但它不是實體組織,不是國際聯盟,沒有會員,沒有秘書處;它是一種思惟、一種願景、一種框架、一種號召。希望各國共商、共建、共享,達到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目的在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總起來看,這個倡議最終是否達成預期的目標與效益,關鍵在於:它能否讓響應者、參與者,各自發揮優勢,達到合作共贏,普遍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 

  “一帶一路”倡議,在中國大陸的構想中,既包含新的全球經貿整合規劃,也涵蓋全方位國家發展戰略思維;有內在建設的需求考量,也有外在運籌的戰略目標。目前世界大國中,除了印度外,包括美國、日本等,都不同程度地表達了參與和合作的意願。作為與“一帶一路”相配套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目前成員已經超過80個國家或地區,規模宏大,聲勢迅猛。無疑的,這是本世紀以來“中國崛起”大勢中的一個十分具體而突出的代表性標誌。

  “一帶一路”倡議,目前畢竟只是起步而已。這樣一個涉及全球形勢大變化的舉措,根本上應是世界格局變遷的客觀歸趨,符合國際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然而近年國際情勢尖銳複雜變化,各種不確定、不可測的因素增多,“一帶一路”未來發展歷程,既有中國大陸主觀意志與綜合實力的積極體現,也必受國際格局激烈變化的複雜影響。今天我們舉辦這個論壇,就是期待透過學者專家的專業解析和深入論證,使我們對這個議題能夠有進一步的認知與判斷。

  謝謝大家!

  楊永明:“一帶一路”對全球戰略局勢之影響

  眾所周知,中國大陸所倡議的“一帶一路”,以及其對全球戰略局勢之影響,已成為這幾年來國際社會所重視的焦點。特別是這五年來,我們所面對的國際政治與經濟的格局或互動是急劇的變化,其狀況並非山雨欲來,而是狂風暴雨變化。這個變化,其實已深刻地影響東亞與亞太局勢,也影響到兩岸關係,甚至也影響到台灣內部。由於國內媒體過度專注國內事務,忽略國際上及區域上,尤其日本、韓國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變化,以及其對我們的衝擊和影響。從每天日本和美國的電視節目與新聞之中,可以發現其內容完全是不同的面貌,這些國家新聞很清楚地告訴民眾,目前在國際間發生甚麼事務,以及對政府政策、企業因應的影響;相對我們台灣,似乎沒有重視這些變化。

  世界轉向多極

  其實,從最近十年起整個世界格局開始變化,而且日益明顯,尤其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世界格局變化更加明顯。在1990年代中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家保羅·甘迺迪曾經寫過“大國的興衰”一本書指出一個世紀一個興衰,十七世紀是西班牙,十八世紀是法國,十九世紀是英國,二十世紀是美國。亦即一個世紀、一個霸權,其霸權更替均是歷經一場戰爭,例如:西班牙的無敵艦戰爭、拿破崙的滑鐵盧之役、第一次世界大戰等。至於從1990年代冷戰結束之後到21世紀初期,雖美國仍是主導,但霸權開始衰落,也因霸權疲乏,導致經濟力量從血管末梢起開始衰退,已無法將每個領域完全掌控;再者,蘇聯則從東歐開始撤退,卻因擁有天然氣和石油,使得迄今普汀政權尚能維持過去部分榮景。

  因此,世界格局變化可以從美蘇冷戰時期的兩極對抗開始,到冷戰後期的美國獨霸單極朝向多元,世界格局開始浮現美國、中國大陸、俄羅斯與德國所主導的歐盟等多極體系。換句話說,全球經濟從1970年代起美國主導者,1980年代則是G7為最後的定奪者,邁入21世紀已變成為包含G7經濟體(美、英、法、德、義、日、加)、金磚五個經濟體(中國大陸、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以及七個重要經濟體(澳大利亞、墨西哥、韓國、土耳其、印尼、沙烏地阿拉伯、阿根廷)等所形成的G20是現今全球政治、經濟、財政、貨幣、軍事的最後決定者。

  從上述分析中,我們可以發現全球“多極體系”已經浮現,其現象包括:其一,川普所領導的美國退出全球性議題、不再提供公共財,美國世界警察角色消退,並且轉為美國優先;其二,中國大陸逐漸提高在各個區域的主導,例如:“一帶一路”與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銀行(AIIB),此外在非洲也是已經超過二十年以上的經營;其三,俄羅斯軍事地位仍然非常重要,尤其對中東的影響更具關鍵。

  至於多極體系所呈現的特色,大致歸納包括:沒有單一國家居於絕對優勢和統治地位,在國際議題決策上,多個強權具有接近影響力與主導權;多極體系結構較為鬆散,外交折衝空間擴大;各國敵友關係常有變動,更加重視均勢與權力平衡原則;國家之間強調實質利益,意識型態與道德理念較不受到重視。

  因此,今年1月22日在川普宣布美國退出TPP後,日本安倍首相表示希望接手,其目的是讓TPP維持,等待美國回心轉意。但是,美國退出TPP所代表一個重要訊息的是,美國將不再肩負21世紀世界貿易新規則的主導者,亦即川普讓現在的美國面對一個改變。

  其實,霸權興衰是正常的現象。由於一個霸權需要提供多少公共財及市場開放,需要壓抑內部投資、貨幣等,然後始能在外交與軍事上維持地位,如此將會讓國家不斷的透支,羅馬帝國衰敗也是如此。因此,川普所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代表美國對於這種過於向外以支撐霸權地位的反撲。為何反撲?乃是當從事礦業能源工作的工人發現他們因配合環保法規或氣候協議而逐漸失去工作機會時,在民主政治一人一票狀況下,使得這些力量開始反撲。亦即目前多數民主國家政黨輪替,大致是與經濟相關,尤其加入自由貿易協定(FTA)所必須配合的市場開放相關,雖這是時勢所趨,但人民透過選票表達意見。

  在此同時,如果換個角度來看,川普未嘗不是在為美國保存經濟實力,尤其舉辦“選擇美國”(Select USA)投資峰會議,其目的乃是希望,外國企業選擇美國投資。如果我們檢視“美台商業協會”報告發現,若能修改、開放和簡化現行法規,則將可以吸引國際企業重視加以投資,其實不必浪費經費就可以替代目前政府所提出失速、急救、拼湊的前瞻基礎建設計劃。

  “新北京共識”三原則

  其實“新北京共識”並非是全新的概念,而是溯自1990年代“北京共識”,與“華盛頓共識”之比較,兩者之間差異是指發展模式不同。“華盛頓共識”所指的是,美國主導的自由經濟體系之市場開放與自由民主,是從政治經濟到管理的發展模式;相對而言,“北京共識”代表的是某種程度屬於市場經濟,但是其除透過規劃外,背後受到政治相當管制,也就是說經濟政策仍以中央政府為主,卻又必須與國際經濟市場之連結。

  至於“新北京共識”則是從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之後到現在,特別是在川普當選之前,習近平在瑞士所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中提到,其將與“一帶一路”提到的內容整理為“新北京共識”概念,也就是說反對保護主義、支持區域整合、分享發展利益等三個原則:

  1、反對保護主義。這次在德國漢堡舉行G20峰會中,將反對保護主義納入聲明中。過去,G20並未提到反對保護主義,若有也是提醒一些新興國家不要刻意保護國內產業及市場,而是進行自由貿易;但是,這次反對保護主義聲明,很明顯地則是針對美國。

  2、支持區域整合。TPP的黃金標準是建立21世紀貿易規則,雖美國退出TPP,但TPP沒有消失;不過,其前途可能會面臨許多波折。至於中國大陸所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在今年年底或明年中可能簽訂,中日韓三邊FTA現在仍在進行談判,在韓國與歐盟簽訂FTA之後,日本產品在歐盟市場上受到相當限制,迫使日本積極推動簽訂“日歐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亦即現在的趨勢是朝向區域整合FTA前進。

  3、分享發展利益。在“一帶一路”中很重要的概念乃是分享發展利益,其需要大家共同建立,而非二次大戰之後美國在各國凋敝狀況下,以一個國家提供公共財來建立制度,開放其市場來讓大家能夠復甦。雖中國大陸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仍然不是已開發國家,所以中國大陸提出“一帶一路”新的經營模式,也是新的區域整合模式。其特色在於,並非站在高點,而是區域國家站在同一平面,透過相互合作,然後安排整合、發展、利益分配等。但是,中國大陸在其過程中具有主導性,提供較多公共財,包括: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及雙邊投資。亦即透過市場開放、經濟整合和利益分享等三個原則,最後形成“新北京共識”。

  東亞變局之安全保障

  目前在東亞變局所涉及的各項安全問題中,儘管包括:北韓核武危機、美中南海衝突、台海情勢變化和東協恐怖主義等;但是,在東亞安全架構上,將會暫時維持現狀。

  先就美中南海衝突問題來看,因為在東北季風時,海面比較平穩,所以海域問題通常在每年第二、三季中,也是夏季期間比較常會發生,現在已經是夏季的中間,南海目前並未發生甚麼問題,雖美國太平洋總部司令Harry Harris對於中國大陸有相當不同的意見,但Harry Harris任期即將屆滿,由於總部司令通常都是總統所任命的,所以美中之間在南海的衝突應該不會擴大。

  其次,則是北韓核武問題,仍是最關鍵之挑戰。北韓再三試射各種彈道飛彈,已經威脅整個東北亞安全,為東北亞軍事的均衡蒙上一層陰霾,目前美國除透過聯合國安理會加以制裁外,仍是希望透過中國大陸與北韓的經濟關係,更進一步遏制北韓;至於美國在日韓與海外的駐軍政策,雖暫時不變,但日韓在駐軍費用負擔上將會增加。

  此外,兩岸關係變化方面,由於蔡英文總統迄今堅持以模糊的態度迴避馬英九時期所遵循的“九二共識”,造成兩岸關係自2016年5月起陷入僵局,也就是說,目前北京對台政策是緊縮的,暫時難以鬆解。不過,無法忽略的是,東協恐怖主義因中東情勢持續緊張,而有所蔓延跡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