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柯風韓流 2020無法迴避的力量
http://www.CRNTT.com   2019-03-12 00:20:01


 
  二、2014年柯文哲引領了民意的風潮,2018年則是韓國瑜引領風潮

  2018年選舉的背景和2014年相比有很大不同。2014年的選舉中,柯文哲面對的是“太陽花學運”的大背景,青年選票及青年選民的態度都在選舉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為了吸引青年選民的支持,柯文哲採取了不同於傳統方式的選戰風格,“不插旗、不掛看板、不用宣傳車”,把重點放在了低成本的網絡宣傳戰中,先後推出了30支“柯P新政”政策影片,利用YOUTUBE充當播放平台,再透過臉書擴大宣傳,增加點閱率。目的是將選戰導向政策競爭,避免造成藍綠對決。在確定網絡宣傳基調後,柯文哲陣營所設定的文宣,都以貼近網絡世代為出發點,除了廣為人知的傳統媒體外,還特別接受網絡的“科技橘報”,甚至是談潮流時尚的《GQ》雜誌訪問,既要擴大閱聽群體,也要凸顯非傳統政治人物的風格。柯文哲的網絡戰風格相當成功,大多數青年選民都成為柯文哲的支持者。

  2018年選舉則由參選高雄市長韓國瑜引領風潮。體制外的學生運動被體制內的工農參政所取代。韓國瑜掀起的“韓流”影響了全台,在全台範圍內包括在台北市拉抬了國民黨的選情,凝聚國民黨的選票。韓流之所以產生,一方面反映了民意求新求變的訴求,特別是台灣民意對經濟發展、對民生建設各個方面不滿意。台灣民意對於蔡英文當局著眼於政治意識形態鬥爭的所謂“轉型正義”、“年金改革”、“性別平權”等措施也極為不滿。韓國瑜現象也可以說是延續了柯文哲在2014年開創的選舉特色:經濟主題超越了政治主題;個人色彩超越了政黨特質;階級分化取代了統獨分歧。

  三、2014年柯文哲得到了民進黨的支持,2018年韓國瑜得到了國民黨的支持

  2014年民進黨在台北市放棄提名黨籍人選,支持無黨籍的候選人柯文哲,其主要目的是試圖與無黨籍的第三勢力結盟,爭取對國民黨執政不滿的中間選民的支持。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表示,民進黨有責任整合、團結所有在野力量,終結國民黨在台北市長期的權貴統治,給市民一個可以期待的台北市政;也希望柯文哲多拜訪民進黨基層,瞭解黨員與支持者的心聲。柯文哲當選,證明民進黨結盟第三勢力的策略是成功的,對民進黨在2016年進一步動員中間選民產生了較強的示範作用。2018年柯文哲則面臨國、民兩黨兩面夾殺的局面。由於柯文哲在台北當政期間樹立個人風格,與民進黨當局互別苗頭,甚至公開批評蔡英文當局的“卡管案”是“白癡政策”。柯文哲為了市政管理還強制拆除了獨派在“立法院”門口長期安營紮寨的違法搭蓋,並且公開認同“兩岸一家親”的主張,這些都使得柯文哲與綠營之間的裂痕不斷加深。蔡英文當局擔心柯文哲進一步坐大,進而威脅她2020年選舉佈局,因而堅持提名民進黨候選人參選。柯建銘就認為:“一旦市長落敗,柯文哲時代就宣告結束”,反映了民進黨希望通過柯文哲敗選終結柯文哲政治生命的意圖。5月16日民進黨選對會討論台北市長提名,確定將自行提名黨內人選,不禮讓台北市長柯文哲。5月30日,民進黨中執會通過徵召案,提名姚文智參選台北市長。“柯、綠”在選舉中分道揚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