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民黨大陸政策的危機與轉機
http://www.CRNTT.com   2020-03-15 00:10:56


 
  四、再度在野的大陸政策

  2016年1月的立法委員選舉,國民黨失去國會多數席次,同日舉行的總統大選,國民黨一樣失去執政地位,這是國民黨首次在行政、立法部門完全在野。面對如此窘境的國民黨,選出立法院前副院長洪秀柱擔任主席,國民黨的“兩岸政策”這時也出現機會,回歸符合中國國民黨黨章規範的“大陸政策”。

  在民進黨重新執政後造成兩岸面臨動盪風險之際,由於國民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基礎,所以已經完全在野的國民黨,仍有能力取代民進黨,繼續扮演維護兩岸和平、捍衛民眾權益的角色。

  因此,洪秀柱主席在2016年10月31日前往南京拜謁總理的中山陵後,接著轉往北京於11月1日下午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談,隔天再出席由“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國共論壇轉型,整合兩岸各界代表性人士舉辦的“兩岸和平發展論壇”。

  在“洪習會”上,習總書記指出,國共兩黨要對民族、歷史負責,堅定信心、勇於擔當,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向,鞏固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堅決反對台獨,持續推動各類交流,不斷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和親情,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洪主席也強調,為了兩岸人民的福祉,關於經濟發展、社會互動、文化的傳承創新、青年的前途開創等交流,以及台商、台生等權益保護,應該持續前進。但是,目前官方溝通管道阻絕,因此本黨責無旁貸地將協助民間,透過國共兩黨的溝通機制,解決相關問題,為爭取人民權益而竭盡心力。

  建立了上述繼續為兩岸民眾增進權益的共識後,“國共兩黨對話交流活動”在2016年12月23日於北京舉辦,會中就提出了具體的八項共同結論:

  (一)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加強交流互動,促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努力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台海和平穩定。

  (二)深化兩黨基層黨際交流。總結推廣基層黨際交流的成功經驗,改進創新交流形式,拓寬領域、豐富內容,深入基層,注重實效。

  (三)採取積極措施,為擴大兩岸青年和基層民眾交流提供更多便利條件。促進更多青年和基層民眾成為兩岸交流合作的參與者、受益者。

  (四)建立兩黨青年組織聯繫溝通機制,促進兩岸青年深入交流,增進瞭解和建立感情。

  (五)研究完善相關政策,為台灣青年來大陸學習、實習、就業、創業創造更多機會,提供更為有效協助。

  (六)積極支持認同“九二共識”的台灣有關縣市、鄉鎮和基層社團開展兩岸交流合作,發揮兩黨交流平台作用,增進民眾福祉。

  (七)推動兩岸農漁業、中小企業、旅遊業等交流合作,為行銷農漁產品及推廣旅遊產品等提供服務。

  (八)改進強化國共兩黨維護兩岸民眾權益工作機制,加強中共中央台辦與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的定期溝通交流,積極維護兩岸投資者的正當權益,協助解決台資企業、陸資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維護兩岸婚姻家庭的正當權益,妥善處理兩岸同胞往來及工作、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事實上,居於完全在野劣勢的國民黨,卻能平等、尊嚴地與對岸建立上述共同結論與成果,皆是基於“中華民國憲法”,堅持了“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與對岸進行良性互動,盡力維護兩岸關係的和平,爭取台灣民眾的權益。

  至於“和平協議”的議題,更是洪秀柱擔任國民黨主席時,最具前瞻性,卻也是最具爭議性的主張。依據2016年9月4日通過的政策綱領,內容是“在中華民國憲法的基礎上,深化九二共識。積極探討以和平協議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可能性,扮演推動兩岸和平制度化角色,確保台灣人民福祉”。

  值得注意的是,政綱主張並非直接的“推動結束兩岸法理內戰、簽署和平協議”,而是要積極探討“可能性”。換言之,探討兩岸要不要和平協議結束敵對狀態,如果要,探討其可能性;如果有可能性,進而可由淺入深地探討其相關內容等......一步步探討和平協議,建立互信,而非要立即推動簽署。

  不過,上述主張還是遭到許多政治勢力有意或無意的誤解,尤其以沒有“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質疑其失去台灣主體性。但平心而論,有“台獨黨綱”的民進黨抹紅“和平協議”實屬必然,可是有“統一黨章”的國民黨若也隨之起舞,其大陸政策就已出現危機。

  由於後續在2017年接任國民黨主席的吳敦義,一再強調“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因此政綱也被修改為“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並且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其中特別強調“一中各表”與“不統、不獨、不武”。

  至此,國民黨又將“大陸政策”偏向“兩岸政策”,所以兩岸領導人會面、國共論壇,或是“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乃至於“兩岸和平發展論壇”,以及“國共兩黨對話交流活動”,迄今都不再出現,國民黨已然無法積極扮演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爭取台灣民眾權益的角色。

  五、國民黨的焦慮與迷思

  國民黨原本夾著2018年11月24日的九合一選舉大勝餘威,縣市長席次從6席增加到15席,當選議員總數也以394席淩駕民進黨的238席,席次率以43.2%遠大於民進黨的26.1%,想依據“選舉花車”效應,一路奪回2020年的總統大位與立委多數席次。

  可是選舉結果大失所望,黨內紛紛想找出大起大落的敗選原因,黨中央的選舉輔選工作初步檢討報告也洋洋灑灑地羅列七大點,包括討厭民進黨終不敵亡國感、兩岸論述未能掌握話語權、惡質網軍帶領風向、選戰策略選擇失誤、黨內矛盾不團結、不分區名單未能符合外界期待、本黨不受青年選民青睞。

  在這些敗選因素中,兩岸論述成為黨內主要檢討矛頭;但誠如上所列,黨內團結、組織形象、候選人特質、選戰策略、輿論壟斷等也都是問題,兩岸論述衹是其中原因之一。可是深入思考,兩岸論述確實是關鍵,因為失去正確的兩岸定位,無力說明大陸政策,不願深化九二共識、展現國民黨有能力執政維護兩岸和平的優勢,所以不敵“亡國感”、網軍能帶風向,選戰策略錯誤,黨內無法團結,青年也不會喜歡。

  但若批判“九二共識”不合時宜,主張參考民進黨經驗,擬定國民黨版本的“新台灣前途決議文”,以“民主保台”為主軸,淡化現有“九二共識”;或是主張下架已經被污名化的“九二共識”,改名為“台灣國民黨”;甚至主張“一中兩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是“一中各表”的兩個獨立國家,則檢討兩岸論述的方向不但錯誤,而且面臨最大危機。

  基本上,從前述的國民黨大陸政策變遷看來,黨內的錯誤迷思是其來有自。由於兩岸過往的敵對歷史情結,以及當代的主權對抗糾葛,相對於民進黨的1991年“台獨黨綱”與時俱進,從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到2019年以“中華民國台灣”論述台獨現狀時,國民黨卻愈來愈不敢提及“統一黨綱”,衹能夠繼續停留在2008年時強調“不統、不獨、不武”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結果就是失去兩岸論述的話語權,然後被置入“反中”思維後想拋棄“九二共識”,失去主導兩岸議題的優勢。

  “九二共識”是在“中華民國憲法”的“一個中國”基礎上,與大陸進行平等、尊嚴的互動,可以為台灣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但現在的國民黨內部有人沒有理解這樣的優勢,反而去跟民進黨去爭取對於大陸仇視的主導權。國民黨應該理解到,自己最大的優勢是能夠維持兩岸的和平,跟中國大陸良性互動,為台灣民眾爭取最大的生存權益。

  民進黨之所以要高舉“反中”的大旗,是由於其有“台獨黨綱”,沒有辦法跟中國大陸互動;如果拿掉台獨的神主牌,將造成其基本教義派與長年政治動員者的群起撻伐,掏空正當性而有瓦解的危機。因此,“去中國化”的民進黨愈來愈無力也不願理順兩岸關係,衹能進一步偏向美國、日本等國的印太戰略,造成台灣成為圍堵、對抗中國大陸的前沿,甚至如蔡英文所說的,“在任何時候都無法排除戰爭的可能性”,這對想要安居樂業的台灣民眾非常不利。

  國民黨絕對不能落入民進黨的思維邏輯以“國與國”的“兩國論”的外部關係,定位處理兩岸關係;因為“中華民國憲法”定位的兩岸關係,就是以“一個中國”為基礎的兩岸內部關係,不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零和對抗關係。所以,“九二共識”就是要處理兩岸這種內部關係,國民黨和共產黨、台灣和中國大陸即能以這種內部關係的共識,進行平等、尊嚴的交流與溝通,為兩岸人民謀求利益與解決問題。

  “九二共識”內容並不複雜,是1992年10月的香港會談中,海基會與海協會討論公證書查證、掛號函件查詢等協議時,針對“一個中國”的議題,各自提出了多項表述方案。其中,海基會提出的第八個方案是“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

  到了1992年11月,海協會回覆海基會時,告知“一個中國”議題的口頭表述要點是“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在事務性商談中,衹要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可以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接著,兩岸就繼續事務性議題的協商並簽署協議。

  因此,“九二共識”的成分包括謀求“國家統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台灣方面強調“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也就是“一中各表”,大陸方面則表示“事務性商談中,可以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

  換言之,“九二共識”重點不在於台灣首次政黨輪替前夕,當時擔任陸委會主委的蘇起,為了讓兩岸各自保有模糊空間以持續和解,在2000年4月28日首次提出的這個名詞;重點在於其中具有“統一”與“一中”的成分,國民黨如果想調整甚至拋棄“九二共識”,但又要與大陸繼續溝通與互動,維持處理兩岸關係能力的優勢,這二種成分勢必無法避開。

  國民黨的所謂改革者要深思,如果學習民進黨“去中國化”的“抗中保台”,以“台灣國民黨”、“民主保台”、“一中兩國”與對岸進行了外部關係的主權議題衝撞,建立在台灣選舉政治中生存的正當性,則國民黨必將失去維護兩岸和平、建構溝通平台、創造台灣人民利益的最大優勢,那麼台灣人民為什麼不選擇有強烈本土台獨意識的民進黨,以確保“抗中保台”的純潔性與持續性?

  六、國民黨的大陸政策轉機

  雖然國民黨在2020年的總統與立委選舉落敗,但仍有大約四成的民眾投給國民黨;他們在民進黨以“亡國感”大推“抗中保台”,在國民黨的兩岸論述被抹紅卻未有效反擊時,仍然願意將選票投給國民黨,可見國民黨的“九二共識”仍有支持者。

  因為在民進黨執政下,不但失去兩岸和平的風險愈來愈大,而且最為真實的庶民經濟並沒有提升質量。台灣面臨的悶經濟需要符合“中華民國憲法”基礎的“九二共識”,帶來兩岸的活水與發展,讓人進來、貨出去、發大財;而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造成陸客不來、ECFA可能停擺,還用“國安五法”、“反滲透法”等可以違反人權的政治手段,限制兩岸交流,以虛無政治動員的“主權和民主”,取代實際民生經濟的生活收入與未來發展。

  基本上,台灣現在陷入民進黨主導的話語權,也就是以外部敵我矛盾的“國與國”關係、零和的主權對抗方式,處理屬於內部矛盾的兩岸關係。如果國民黨也邯鄲學步地拋棄“九二共識”,拋棄這個可以調和兩岸內部矛盾的共識,被民進黨帶向同樣邏輯,將中國大陸視為一個敵對的國家,則對有違反人權之虞的“國安五法”修法、“反滲透法”立法,自然無從反對,任何有利兩岸關係的舉措被抹紅也就理所當然。

  “九二共識”曾讓台灣的海基會與大陸的海協會,透過制度化的溝通管道,1993年5月24日在新加坡舉行辜振甫與汪道涵的會談、簽署4項協議,2008年6月13日之後舉行8次的江丙坤與陳雲林會談、簽署18項協議,以及2013年6月21日之後舉行3次的林中森與陳德銘會談、簽署5項協議,解決兩岸交流問題與增進兩岸人民權益。

  不僅處理事務性議題,“九二共識”也讓政治性敏感場合得以實現,讓兩岸政府部門主管,陸委會主委、國台辦主任可以在2014年2月11日後舉行4次的兩岸事務首長會議;“九二共識”更讓兩岸領導人,台灣的馬英九與大陸的習近平在新加坡進行會面,兩岸這種高度政治性的平等、尊嚴互動,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民進黨做得到嗎?國民黨未來若是拋棄“九二共識”後還做得到嗎?

  相對於民進黨的“台獨黨綱”,國民黨應該依據“統一黨綱”,分析兩者優劣地告訴台灣人民,中國大陸與台灣在“中華民國憲法”基礎上,本來是“一個國家”、“一個中國”;“這個國家”面臨當代特殊性,用民進黨的“國與國”的外部敵我關係不但無法解決兩岸問題,反而會徒增主權衝突風險,因此需要用“九二共識”這個調和內部矛盾關係的共識,纍積更多善意和互信,讓兩岸和平得以維繫,台灣才有發展空間。

  民進黨常常刻意誤導“九二共識”等於“一國兩制”,“一國兩制”等於“中華民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併吞,因此國民黨的“九二共識”面對民進黨的“亡國感”,毫無反擊能力。事實上,“九二共識”是兩岸互信的政治基礎,“一國兩制”是大陸對於兩岸統一後的政治設想,兩者的性質與內涵完全不同,“一國兩制”也未必等於台灣被併吞,但是民進黨為了簡化論述,有利選舉,讓自己的“台獨黨綱”有正當性,讓“中華民國台灣”異化、掏空中華民國,落實“去中國化”,當然要往這個邏輯方向推進。

  民進黨在2016年再度執政之後,如火如荼的“去中國化”,以及偏向印太戰略的“抗中”,讓兩岸關係一步一步走向險境;如今又在2020年的選舉靠“亡國感”獲勝,可能誤判情勢,認為挾817萬票、過半立院席次的民意支持,繼續配合美國成為對抗中國大陸的前線,兩岸關係愈來愈形險峻時,國民黨實應把握機會,依據“統一黨綱”原則,重拾大陸政策的本質與優勢,申明“九二共識”具有“和平共識”功能,尋求“兩岸和平發展制度化”的有效路徑,化危機為轉機。

  國民黨衹要把握“中華民國憲法”的“一個中國”基礎,以及“九二共識”的兩岸內部矛盾調和特質,不要將“內部”的兩岸關係,異化成為“外部”的國與國關係,則就能站穩既具台灣主體性,又不會流於獨台、華獨、台獨危險的兩岸定位,與中國大陸繼續平等、尊嚴地互動。這樣的重大價值在於不會讓大陸有聲音認為和平統一已經無望、鋌而走險地鼓吹非和平方式,更可為台灣人民爭取兩岸交流的紅利,營造台灣民眾支持國民黨重新執政的信心。

  相對民進黨逐步把台灣推向兩岸非和平對抗的前線,國民黨應該藉由“九二共識”,建立更多容易親近、利益均沾的兩岸交流平台,趁著中國大陸施行31條與26條惠台措施的契機,讓想要去大陸發展的人民有更多空間,讓年輕人在兩岸找到未來發展的市場,進而回頭帶動台灣庶民經濟的活絡榮景,也讓企業充分運用兩岸資源以壯大競爭力,則這就是國民黨能做、民進黨做不來、屬於國民黨重拾執政力量的最大利基。

  總之,所謂的台灣主體性絕對不是“反中”的台獨、讓人民陷入危機中,而是做一個可以安居樂業、有生活自信與能力、實現自我價值的主體;為此,國民黨應該接地氣地把握與宣傳“九二共識”,不要因歷史遺緒或外力的挑撥誤將大陸當作敵人,而是在“中華民國憲法”的“一個中國”基礎上,將對岸視為兄弟或家人,則台灣主體性才能真正實現,兩岸關係才能真正地長治久安,共創屬於兩岸人民幸福的新時代。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0年3月號,總第267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