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賴清德跳躍式兩岸論述:從地方治理到“國家”大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17 00:14:24


賴清德進了廚房,恐怕危機不斷。
  中評社╱題:“賴清德跳躍式兩岸論述:從地方治理到‘國家’大政” 作者:柳金財(台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前言

  頗具有雄心壯志企圖問鼎台灣最高領導人的民進黨籍台南市長賴清德,最近發言“親中愛台”論述,跳脫單純地方治理議題,轉換屬於國家大政高階政治的兩岸政策,頗受關注熱議。之後,賴市長為培養其國際聲望,積極訪美台灣同鄉會與智庫,演講時卻提起廢除《公投台獨黨綱》、承認“九二共識”不是問題,但台灣人民不能接受以“九二共識”為根基的“一國兩制”。這樣對立矛盾政策論述組合,“親中”與“愛台”、“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相連結,顯示綠營地方政府領導人亟欲擺脫兩岸政治僵局,思索應有所積極作為。

  “親中愛台”論述,跳脫民進黨傳統的政治語言與主張,既訴求台灣獨立也要發展兩岸關係正常化,尤其是明確主張兩岸關係就是國際關係。事實上,台獨或兩國論目標與積極擴張性兩岸交流政策,幾乎不可能同時並立。傳統台獨主張訴求,在兩岸交流政策認為能避免盡量避免;若是難以避免,也要藉兩岸交流突顯彼此異質性。從一套完整兩岸政策論述建構來說,包括概念清晰、理論基礎、政策規劃、合法化到政策行銷、執行及評估,缺一不可。賴市長目前這種論述還是停留在理念闡述,論述片段、欠缺完整性、系統性。從賴市長曾表述支持台灣獨立,大陸方面應也是對其採取“聽其言、觀其行”立場。

  “親中愛台”兩岸政策論述之侷限

  “親中愛台”論述主張以台灣為核心,向大陸伸出友誼雙手。“親中”意味著兩岸政策取向及作為,應發展緊密合作夥伴關係,甚至在區域經濟及安全、外交、國防保持相向政策立場。“愛台”以台灣為核心的說法類似於以台灣為主體、台灣優先概念,然而“愛台”可能因為賴主張台灣獨立,而被解釋成“愛台獨”,大陸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已有評論持此觀點。

  換言之,“親中愛台”論述是兩面出擊,一是堅持台灣獨立目標,另一是主張擴展式兩岸交流政策。從大陸當局角度來說,堅持台獨又主張全方位交流存在目標與手段背離,不具任何可行性。從台灣內部來說,既無法整合泛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一中同表”主張;也難以整合泛綠陣營中“憲法各表”、“台灣共識”、“和中、友中、知中”之說。賴試圖提出一項“巨型政策”,冀望超越、包容與整合泛綠與泛藍政策論述,其企圖心頗為旺盛,但其難度可能超乎想像。

  一、標籤化“九二共識”等同於“一國兩制”,犯邏輯跳躍謬誤。

  賴運用轉移焦點方式連結“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賴表示:“廢除民進黨黨綱也不是問題,下一個問題是你接不接受九二共識,接受九二共識也不是問題,問題是在一國兩制,台灣人民不可能去接受澳門跟香港地位的九二共識這個可以看得出來。”這混淆“九二共識”等同於“一國兩制”說法,基本上,兩者並不一樣。

  “九二共識”是兩岸協商的共同政治基礎,能否重啟兩岸協商、恢復對話進行和平發展的基礎,涉及兩岸關係性質是“內部關係”還是“國際關係”,並無牽涉兩岸統合的制度性安排與內涵。但“一國兩制”則不然,這涉及兩岸關係終局狀態安排,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司法及國防等領域,恢復兩岸協商並無要求接受“一國兩制”。即使泛藍勢力雖接受“九二共識”,但幾乎全部拒絕“一國兩制”,馬英九執政時期雖接受“九二共識”,但明確拒絕“一國兩制”制度性安排。

  二、運用分裂國家模式應對“一國兩制”,理論尚待建構。

  賴清德劍指大陸當局“一國兩制”統一方略,並不適用於台灣,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擁有人民、土地、政府、主權,不能自降國格;統一應如東西德分裂國家模式,目前德國總理即來自東德。在此隱約看到德國模式“預設國家同一性”、屋頂理論之運用。如果這個推論沒有錯誤,賴就可能援引東西德模式應用於兩岸關係定位之處理,這是繼前總統陳水扁後,民進黨內第一位再度提出“兩岸政治統合新架構”的政治人物。

  賴的論述中首次提及以“分裂國家模式”應對“一國兩制”,直指大陸當局的“一國兩制”統一方略,並不適用於台灣。賴表示:“中國不應該只給台灣一條路走,而且強要台灣接受,中國不是要統一台灣,統一要像東西德才叫統一,現在德國的總理梅克爾是東德人,東德的梅克爾擔任統一後德國的總理。”從這段論述可解讀,統一方案不能是“一國兩制”,德國模式始為真正統一。

  大陸當局並無法接受“分裂國家模式”,認為兩岸是處於“分治”而非“分裂”狀態,主權與領土並沒有分裂。若賴心儀德國模式,兩岸關係實已預設“國家同一性”,未來可能援引“一德兩國”及屋頂理論,運用於處理兩岸關係。民進黨對台灣前途選擇曾有多元政治主張,包括一國兩制、聯邦制、邦聯制、國協、歐盟及分裂國家模式皆可討論。首次執政曾提出兩岸政治統合論、未來一中、兩岸特殊關係及憲法應對一中。黨內務實派也有“憲法各表”、“憲政共識”及凍結《台獨黨綱》等訴求。

  問題是,陳前總統提出“兩岸政治統合新架構”、共同架構“未來一中”,聲稱“一個中國原本不是問題”、“以中華民國憲法應對對岸一中”,提出“四不一沒有”具體政策。這樣開放、創造性的兩岸政策思維,尚難以解開兩岸政治僵局,賴主張以台灣獨立為基礎的“親中愛台”論,又如何解開兩岸政治僵局呢?更何況大陸當局並無法接受“分裂國家模式”,拒絕“一中兩國”、雙重承認及平行代表權,充其量接受“一個分治中國”概念,而非分裂的中國。且賴提出台灣民族與中華民族並列,典型的“兩族兩國”,與“分裂國家模式”預設“一族兩國”立場,最終走向“一族一國”也不盡然相同。

  三、以反對“一國兩制”為由,延緩《公投台獨黨綱》及“九二共識”處理。

  台灣人民曾經以高額選票,支持主張“九二共識”的馬英九贏取政權;但普遍的台灣民眾並無法接受“一國兩制”之芻議。同樣地,台灣民眾也支持主張維持現狀的蔡英文當選總統,對“九二共識”,蔡另提“九二歷史事實”、“九二會談精神”及“九二共同認知”試圖解套,然而兩岸關係持續倒退、斷交風潮不斷來襲。顯然,大陸當局對台政策採取“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策略,運用“九二共識”產生差異化區隔性作用,連結願統政治勢力,排除獨派政治聯盟。

  賴市長認為支持“九二共識”就是等同於接受“一國兩制”,顯然混淆這中間邏輯關聯。事實上,國民黨的承認“九二共識”並不等於接受“一國兩制”,而是將“九二共識”解讀成“一中各表”,且台灣民眾普遍無法接受“一國兩制”。賴的論述邏輯,不是真正認為廢除《公投台獨黨綱》及承認“九二共識”不是問題;而是以無法接受“一國兩制”為由,所以不能承認“九二共識”,也沒有廢除《公投台獨黨綱》之必要性。

  儘管賴市長是民進黨黨內重量級領導菁英,但民進黨是派系共治政黨組織,認為廢除《公投台獨黨綱》及承認“九二共識”不是問題,猶如前總統陳水扁所提“一個中國原本不是問題”。然而,真的“不是問題”嗎?恐怕過於樂觀。民進黨內許多政治務實主義者基於促進族群和諧、社會穩定、降低政黨對立及發展和平穩定兩岸關係框架,一再推動凍結《公投台獨黨綱》,試圖整合“一黨綱三決議文”,或推出《中華民國決議文》,然其政治阻力卻困難重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