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智庫的發展要防止智庫異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22 00:19:11


  中評社北京3月22日電/現代公共政策科學化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謀”與“斷”分離,也即咨詢研究與決策行動的專業分工。

  現代智庫興起於美國、發展於美國、繁盛於美國,一定程度上,一部現代智庫成長史可以濃縮並體現在美國智庫的全部演進歷程中。然而,美國學者托馬斯·麥維茲在研究美國智庫實際運作時曾感慨道:“智庫是什麼?評論家們對它的描繪是矛盾的,例如,既是‘知識的聖殿’,又是‘虛偽的游說公司’”。麥維茲的感慨,展現了智庫在發展進程中異化的可能,而這種異化必然導致研究信度的降低,最終削弱公共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具體說來,智庫的異化表現在三個方面:

  “知識為權力俘獲”:智庫淪為權力的附庸和工具。美國智庫常常以“超越黨派政治的獨立性”著稱,但在美國政治現實中,擁有政治權力的政治精英對智庫進行控制和利用的情況廣泛存在。在這種情形下,知識成為權力的附庸,智庫及其中的專家則喪失主體性和自由。實際上,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的一些智庫的這種轉變就已經非常明顯了。當智庫淪為權力肆意把玩的工具時,其所從事的活動往往不是知識探索與政策研究,而只是對政治精英們的政策偏好和主張所做的粉飾性工作。此外,更為極端的是,一些智庫在政治精英的要求下毫無原則地為不正當決策辯護和背書,智庫觀點成為其“定制的專家意見”。這樣,智庫不再是追求知識的真理性和實用性為旨歸,而是喪失客觀立場,為權力所俘獲,淪為在“真善美”的知識外包下的權力附庸和工具。

  “權力為知識俘獲”:智庫的話語獨白和專家霸權。相對而言,專業的智庫通常會優先生產或獲取知識,並通過知識鴻溝形成話語優勢,並進而形成以專家為核心的“話語獨白”局面。從政策權力分配來看,過度話語優勢重新建構了智庫在公共決策中的權威,把智庫及其專家的作用推到一個核心和主導的地位,形成“知識/權力”壟斷體制,從而促使一種“專家霸權”的異化現象出現在政策活動中。現實中,專家霸權可以具體表現在政策問題建構、政策方案規劃以及政策評估等諸多方面。總之,當智庫憑借知識優勢壟斷政策話語權,俘獲公共決策的權力,導致對其他政策主體尤其是公眾的排斥,則必然構成對公共決策的公共性、民主性的破壞。

  “知識為市場俘獲”:智庫違背其非營利屬性,成為具有功利化傾向的經濟工具。智庫畢竟是由不同領域的專家個體組成,個體的私人需要使得智庫成員本能上也具有“經濟人”動機。在美國,出於自身利益需要,不少智庫成員或明或暗地為富人、企業、財團提供政策游說服務,並從中撈取高額酬勞,而智庫組織本身同樣面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的生存問題,容易跌入“金錢依附陷阱”。此外,近年來美國一些私人財團熱衷資助智庫,其動機並非出於公益心或慈善心,而是基於服務其私人財富的考量。在他們眼裡,智庫只是其經濟實力轉換為政治權力的工具。對此,有學者明確指出,美國不少智庫已“成為重大經濟利益的工具”,這也間接反映了智庫的功利化傾向。

  前車之鑒,後者之師。中國智庫的發展,既要吸收和借鑒發達國家現代智庫成長中的合理因素,同時也要警惕並規避其發展進程中的異化現象,從而建立一批健康有序的現代智庫。這就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工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