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陳士良:從人生小電影談清明文化創新與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9-04-04 08:40:01


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院長陳士良發表了題為《從“人生小電影”談清明文化的創新與發展》的主題演講。(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北京4月4日電(記者 秦正陽)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院長陳士良4月3日在第七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上發言表示,實現清明文化的創新,不僅是大陸的責任,也是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的責任。傳統的殯葬習俗、祭奠儀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人生小電影”是一種新的、也是比較可行的方式。

  第七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於4月3日在上海市奉賢區舉行,來自兩岸的文化研究學者、文創業者、紀錄片工作者、生命關懷事業工作者等各界人士,圍繞清明文化創新的理念構想、實踐操作、產業前景等議題展開討論。

  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院長陳士良發表了題為《從“人生小電影”談清明文化的創新與發展》的主題演講。他認為,中國文明之所以能延續至今,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在於中國文明的核心是禮儀文化。禮儀文化滲透在傳統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意識形態等各個領域,形成了一個高度自洽的體系,建構了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也由此造就了中國的堅強凝聚力。中國禮儀文化的重要載體就是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重要節日。其中,清明節在中華文明中占有極其特殊的地位,維繫了我們對生命延續的記憶,起到了終極關懷的作用。今天我們正同心協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應該繼承包括清明文化在內的各種優秀傳統文化,讓它們進一步發揚光大。

  陳士良表示,從來就沒有一成不變的傳統。所謂的傳統,都是不斷變化的,只有在不斷創新和發展中,傳統才能延續,進而成為傳統。實現傳統文化創新,實現清明文化的創新,不僅是大陸的責任,也是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的責任。召開“第七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就是攜手兩岸文化精英,共同推動清明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並以此引領我們的社會不斷走向文明進步。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