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金東根:韓國的選舉文化與政治傳統
http://www.CRNTT.com   2019-05-20 00:17:22


韓國政界資深人士金東根受察哈爾學會邀請,舉辦以“韓國的選舉文化與政治傳統”為主題講座(左三)(中評社 武毅攝)
  中評社北京5月20日電(實習記者 武毅)5月17日,韓國政界資深人士金東根受察哈爾學會邀請,舉辦以“韓國的選舉文化與政治傳統”為主題講座。金東根是韓國政治家、察哈爾學會文化與和平委員會委員、韓國國際文化交流院國際地方政府交流委員長、成均館大學客座教授,曾任韓國水原市副市長、韓國京畿道副知事。活動由察哈爾學會助理秘書長劉洋主持。

  二戰結束後,韓國實現了經濟發展、政治民主,並躋身發達國家行列。它移植了西方民主制度框架,在民主陣營近30年的鬥爭中,西方民主框架與韓國本土政治文化之間進行了艱難的磨合。韓國的政治制度,尤其是選舉制度,一直以來都受到亞洲地區乃至世界的關注。

  金東根首先介紹了建國以來韓國的政治選舉概況。1948年大韓民國成立,當時的韓國作為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文盲率高達80%,而就是在這種情況韓國引進了西方的民主選舉制度,開始了第一次選舉,這對於政治領域而言無疑是一次巨變。在韓國選舉制度70餘年的演變過程中,共舉行了19次總統選舉,其中直接選舉12次,間接選舉7次。其中,第二屆、第三屆、第十三(1987年)到第十九屆(2017年)均是直接選舉。間接選舉中,第一、第四屆是由國會議員選出,而第八(1972年)到第十二屆(1981)則由選舉團選出。對於總統選舉,民眾普遍更傾向於直接選舉。在1995年後,中央開始下放權力進行地方選舉,直接選出市、道知事和市長、郡守。

  金東根認為,從支配韓國數百年的思想根源入手,有助於更加清晰地了解韓國政治制度所呈現出的特點。在韓國的政治文化中,最具影響力的要屬儒教文化。從中國明朝時期開始,儒教文化開始深深植根於韓國社會,儒教的宿命、正統、名分、信義思想構成了韓國文化的主流思想,其所倡導的天命意識,有助於統治者將自己地位合法化,因此在當下的韓國老年階層中,還存在有統治者是受命於天的固有認知。將儒教中的“孝”文化延伸放大,便強化了韓國的家族主義、地域主義,表現在政治領域就是歸屬主義優先於業績主義。同時,受儒教思想的影響,韓國政治生活中還體現出教條性格的特征,這在抵抗軍事獨裁體制過程中表現更加鮮明,民眾不以業績和結果來評價政治,而用善惡概念來作出評判,這就非常容易形成道德對立的局面,進而導致在韓國的政治領域要想妥協解決問題變得十分困難。實際上,政治領域中很少有誰完全對或完全錯的情況,無法實現正當妥協和相互合作,大部分鬥爭或敵對關係的形成都是為了反對而反對,這種做法是不明智的。在抵抗軍政府的過程中,抵抗他們這種行為屬於道德正確,因此如果獻出了生命,不管目標是否實現,一般社會成員都會高度評價這種行為,認為這是用生命進行鬥爭的“殉教者”的姿態。

  金東根表示,韓國政治中存在根深蒂固的裙帶文化,其著重體現在地區主義。裙帶文化不僅局限在私人領域,在政治領域也發揮著巨大影響。現代韓國政治中政治領導人和家臣這一准家族集團的形成,以及重視血緣、地緣、學緣的文化也可以被解釋為家族主義的延續。在總統競選過程中,如果總統候選人脫離原來的政黨,重新參選的話,這種行為不會得到國民的支持。在選舉過程中,候選人往往會給民眾灌輸一種思想,即當地人就應該選當地的候選人,這種地區主義投票傾向從1971年總統選舉時開始凸顯。而從總統角度來看,總統為了政權的穩定,也往往會任命同鄉的人進入國家機關,但是這種政治領導勢力的准家族化現象阻礙了政黨的發展,地區主義的傾向如果在以後的選舉中進一步延續,就會產生一種惡循環,這種方式亟需被改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