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高朗談兩岸青年交流:從理解到認同
http://www.CRNTT.com   2019-11-20 00:19:38


台灣大學政治系原主任高朗(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 海涵 張爽)台灣大學政治系原主任高朗19日上午在第五屆中華文化論壇上作主旨演講。他表示,兩岸文化交流是從理解開始,進而欣賞,促成融合與認同,一起創新發展新一代的中華文化。隨著中國大陸崛起,我們看 到中國人的思維與價值觀,比從前進取、前瞻,也更有自信,往後還應將現代文明建設做成典範, 吸引國內外的人,讓中華文化成為二十一世紀解決人類共同問題的主要橋梁,發揮積極的影響力。

  高朗說,兩岸都是中國人、炎黃子孫。過去因內戰與政治因素,造成兩岸分隔,然彼此語言文字相通,風俗習慣、年節幾乎一樣,雙方享有同樣文化情感與歷史淵源。是以,兩岸文化交流,很容易激起共鳴,增進彼此認同。

  他表示,一般來講,文化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擁有共通的信念、價值、偏好或經歷共同的歷史經驗與傳承,這些反映在人民的生活方式、人際關係及價值判斷,同時也反映在典章制度與史籍之中。文化是活的,透過人民互動與外界交流,不斷更新,故文化不僅是記憶與傳承,更有創新及發展。每一代、每個地區的人們,透過交流,激蕩新的文化元素,像新的用語、新的觀念,不同的藝術表現方式,這是我們看到文化的創新發展,同時其也與既有的文化與其他文化融合,展現新的風貌。所以,文化是與民眾的生活結合,文化從來不是鎖定於特定時空的膠囊,它有生命力與活力。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集體共同創造的,它的創新也依靠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

  高朗表示,兩岸人民隔絕幾十年,雙方有著不同生活經驗,存在不少誤解,留著刻板印象。文化交流的目的,是希望從雙方的共同點切入,增進彼此了解,消除偏見,進而促進文化認同,共同創新發展中華文化。中國大陸幅原廣大,各地區有不同文化特色;不同年齡層、職業別,也有特定的偏好與與價值觀。是以,兩岸文化交流,面向從來不是單一的,呈現多樣性的特質。價值觀。也就是說,兩岸文化交流的內涵,除我們熟悉的傳統藝術、民俗交流,也有現代的、前瞻的文化交流活動。

  他特別談到流行文化的交流。流行文化為何易激起共鳴?系因貼近兩岸人民的生活情感,這也提供我們一條思路,青年文化交流的面向,越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趨勢,有前瞻性,效果就越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