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安拴虎答中評:大陸新形象 解知陸反陸困局
http://www.CRNTT.com   2019-12-10 00:21:36


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台灣研究所所長、教授安拴虎。(中評社 沈而忱攝)
  中評社香港12月10日電(記者 沈而忱)12月4日,由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廣東省台灣同胞聯誼會主辦的第28屆台灣民情學術研討會廣東省韶關舉行。會後,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台灣研究所所長、教授安拴虎對中評社記者詳細解讀了“知陸反陸”現象,並提出了破解之法。

  安拴虎認為,“大陸形象”是在兩岸交流中構建起來的。兩岸自分治以來,有長達三十年的時間不相往來,期間只有緩慢的接觸;至2008年馬英九執政,兩岸聯手推動“三通”、ECFA、自由行等,才算有了真正的全方位交流。兩岸在交流的過程中,原本就存在的許多差異隨著交流逐漸暴露,且有不斷擴大的趨勢,正如亨廷頓所言,“衝突是差異的產物”,兩岸在制度文化方面存在質的差異,作用於台灣民意,“厭中”、“恐中”、“反中”情緒在民間累積直至發酵。

  安拴虎分析了“知陸反陸”現象的成因。一是島內長期“去中國化”,標榜台灣主權、安全、民主、人權的“政治價值”,追求“台灣認同”,使得“台獨”在台灣十分具有迷惑性。二是兩岸長期隔絕對峙以及不同的政治制度,造成兩岸社會價值觀與生活方式的巨大差異,台灣人民反共思維的冷戰餘緒尚存,多以“威權”、“專制”詆毀大陸。三是兩岸地位與名分(主權所有權)之爭,致使兩岸衝突不斷,每一次台灣國際空間的壓縮,台當局都將大陸描繪成“鴨霸”台灣的形象。

  “‘一國兩制’在台灣長期‘遇冷’,以及近年來香港出現的‘港獨’問題一再提示我們一個道理,就是國家的統一,不單單是領土的複歸與一統,更主要的應該是精神層面的心靈契合,它是民族共同體最高的體現形式。”安拴虎說,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從根本上說,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中國在經濟、科技、民生、教育、公共衛生事業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為世人所矚目,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事實。中央持續性的對台政策也贏得了好評,尤其是“惠台31條”、“26條措施”等惠台政策,使兩岸在文化、金融、社會交流及落實同等待遇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安拴虎認為,大陸的建設成就以及對台政策與民意共振,產生了良好的效果。相信假以時日,隨著中國自身建設的日益完善,以及對台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一個全新的、正面的、親善的“大陸形象”將會呈現並釋放能量。台灣民眾對大陸的認同也將不斷增強,並發生根本性變化。屆時,“知陸反陸”的矛盾將會不攻自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