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陳甬軍:疫後中國經濟有望強力反彈
http://www.CRNTT.com   2020-03-30 00:09:13


陳甬軍(圖片來源:人大重陽視頻直播截圖)
  中評社北京3月30日電(記者 李娜)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陳甬軍日前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百年大變局”主題系列直播講座上解疫情之後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看法。中國經濟和其他西方國家經濟的不同點在於,中國有強烈的發展願望和長遠的科學發展目標,這會刺激經濟在疫情以後進入強力反彈。

  陳甬軍指出,受疫情影響,2月份,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製造業指數、商務指數都出現下滑,服務業的住宿、餐飲、旅遊、交通也受到重創,如何在疫情防控逐漸好轉以後提振上述行業,就是當前一個重要的任務。

  疫情對全球產業鏈帶來衝擊,中國會不會“掉鏈子”?陳甬軍認為,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已有20多年了,疫情導致國內部分企業停產,供貨供不上,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而一些上游產品,進口的很多東西進不來,也會影響我們的產業鏈。更嚴重的問題是復工複產以後,許多企業可能面臨外貿訂單大量丟失的問題,

  他表示,疫情是外生變量,不是經濟系統本身出了問題,這與2008年金融危機是不同的。外在的變化如果能控制住,經濟系統還是能夠比較正常地恢復,當然取決於時間長短。

  陳甬軍表示,中國經濟體量大,物質基礎雄厚,經濟回旋餘地大、韌性足,加上14億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而且中國經濟和其他西方國家經濟的不同,中國有強烈的發展願望和長遠的科學發展目標,這會刺激經濟在疫情以後進入強力反彈,同時中國經濟發展的因素和世界經濟有很多合拍的方面,能夠比較好地契合經濟恢復。

  同時,陳甬軍指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這個勢頭在疫情到來之前已經打下基礎,疫情發生後,我國很多科技產品馬上得到應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證明我們有基礎,關鍵是有市場的需求,市場反過來觸發技術的革新,促進研發和整個生產。這其中要強調全要素生產率,陳甬軍指出,中國經濟增長在過去40年當中有3個波段都主要依靠全要素生產率,靠技術創新、體制改革獲得經濟增長的動能。

  陳甬軍表示,希望通過技術創新,可以出現第四個由全要素生產驅動所帶來的經濟增長期,因為我們具備這個條件,一是有技術創新基礎;二是我們和世界工業革命機會窗口正好合拍,而且中國經濟結構變化與全球化發展相契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