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關注:許紅海詳析新形勢下中日文化交流
http://www.CRNTT.com   2020-10-24 00:22:17


許紅海在講座中
  中評社北京10月24日電(實習記者 梁家瑞)22日下午,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秘書長許紅海受邀出席由北京日本學中心主辦的“國際局勢變化與中日關係”系列講座。期間,許海紅圍繞“新形勢下的中日文化交流”的主題,分析了中日民間人文交流的重要意義並提出建議。他強調,要在新時代的中日關係建設中發揮民間人文交流的優勢,立足傳統,堅持創新,講好中國故事,塑造中國形象。

  許紅海首先介紹了今年疫情期間日本鬆山芭蕾舞團錄制的聲援中國抗疫的短視頻,並指出,中國正處於民族復興的歷史關鍵時期,面對如今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以及中國與美國的國運之戰,如何促進中日關係,尤其是後安倍時代中日關係良好發展,對我國的外交工作至關重要。而在中日關係的建設與發展中,中日民間人文交流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民間人文交流,是中國新時代對日外交政策的支柱。許紅海指出,儘管中日關係經常因為歷史或領土爭議陷入僵局,但中日人文交流卻能夠持續不斷地為中日關係注入力量,這也是我們必須要重視加強中日民間人文交流的原因。

  民間人文交流,是構建新時代中日關係的題中之義。許紅海回顧了中日雙方從2019年G20峰會期間達成了“十點共識”,到中日韓領導人成都會議中達成了擴大兩國人文交流的共識的歷程,強調了頂層設計的牽引對中日民間人文交流的重要性。尤其是今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日兩國人民守望相助,共抗疫情。“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友誼,成為了兩國民間交流史上的佳話。

  民間人文交流,也是應對複雜國際形勢下的戰略需求。許紅海指出,當今的國際形勢面臨巨大的變化,對於破解日本等周邊國家對中國“近而不親”“上熱下冷”等一系列困境,加強人文交流有非常急迫的現實意義。他強調,中日兩國在攜手捍衛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面對全球性的挑戰上,有著共同的目標和願景,因此更需要借助在人文交流方面的主動作為,爭取以菅義偉為首相的新一屆日本內閣。面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國際輿論上對中國的攻擊、抹黑,增強中日友好交流,可以有助於我國在國際社會上擊碎流言,反擊西方國家的壓制;而就短期外交部署而言,中日的民間人文交流也可以為計劃中在疫情後進行的國事訪問及2022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紀念活動開展鋪墊。

  許紅海坦言,儘管中日民間人文交流有著良好的發展,但現階段仍存在一些不足,並提出,當下中日民間人文交流主要存在五點“不對稱”:

  人數不對稱。2010年,中國GDP總量趕超日本。隨著兩國綜合實力對比的變化,中日兩個民族的行為方式也發生了轉變。大量中國人奔赴日本工作、學習;但日本人來華規模仍然比較小。與此同時,中國人的性格開始趨向於更加自信、外向和開放;但日本人由於老齡化、少子化,國民性格逐漸趨於內向化。他強調,儘管兩國的綜合國力有一定的對比,但我們還是要認識到,日本仍然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在高端製造、管理、科技、人文等軟實力上仍然有很大的優勢。

  認知上不對稱。由於兩國國力開始出現落差,一些日本人對於日漸強盛的中國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抗拒,甚至出現了“恐華”心理;而與此同時,一部分中國人大國心態膨脹,對周邊國家的態度開始轉向輕視。這些認知都是不利於中日兩國進行交流溝通、發展友好關係的。

  交流方式和輿論環境的不對稱。在中國,新媒體的蓬勃發展及赴日留學、工作人群的擴大,讓許多中國人可以很快接受到來自日本的真實信息;但日本人更加依賴傳統媒體,尤其在觀念上受到主流媒體影響很大。同時,兩國國民對於兩國關係普遍缺乏深入的認知,在認識中日問題的過程中,經常被政治問題所捆綁,而對於兩國如何實現互補互利、合作共贏缺乏清晰的認知。

  青少年文化影響力不對稱。許紅海以日本著名動畫《名偵探柯南》《哆啦A夢》等為例,指出日本動漫文化對中國青少年影響之深刻。他強調,在“從經濟大國轉向為文化輸出大國”戰略的引導下,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日本經濟的支柱之一。而動漫產業作為其中的代表,與電器、汽車成為影響世界的三大“日本製造”,是日本最有價值的出口產品之一。目前,全球60%動畫由日本製作。同時,日本的偶像文化也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力。2020年,安倍晉三任用日本知名組合“嵐”作為中日文化體育促進年親善大使,計劃在鳥巢舉辦演唱會。雖然由於疫情的阻礙,演唱會未能成行,但這一消息也曾在中國青少年群體中引起規模較大的轟動。許紅海認為,在文化影響力上,中國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接近日本。

  對日文化傳播、輿論傳播能力與西方的不對稱。目前的國際輿論,仍然主要由西方國家所把持,這也就導致了有許多日本人想要了解中國,卻無處獲悉關於中國的真實信息。許紅海以“一帶一路”為例,指出“一帶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本是惠及沿線國家的理念,但卻由於一些國家在輿論上的攻擊,而為中國帶來了許多非議。他形容道,中國解決了挨打、挨餓的問題,但還沒解決“挨罵”的問題。他認為,在官方宣傳層面,儘管我們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官方渠道的傳播廣度、深度和受眾畢竟不足;而在民間機構和個人方面,儘管有很多中國民眾前往日本旅遊、求學、生活,但是在宣傳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化建設成果方面,做的還不是很夠。如何打破國際傳媒被西方國家操控的格局,將是中日民間人文交流需要克服的重要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