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劉瀾昌答中評:港府盤活港珠澳大橋空間大
http://www.CRNTT.com   2021-08-02 00:24:34


劉瀾昌表示,港府應適應百年之大變局的形勢,秉持開放理念加速解決大橋問題(中評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8月2日電(記者 梁帆)世界矚目的港珠澳大橋即將迎來通車3周年,但今時今日,港珠澳大橋頻頻“遇冷”,不僅淡出港人視線,香港政府也未見有任何實質性舉措,使得其功能作用被擱置。中觀研究所所長劉瀾昌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時指出,香港政府始終持有保守傳統的思維觀念,導致受困於自身桎梏,讓港珠澳大橋成為“大白象”。港府亟需適應如今百年之大變局的形勢,秉持進取、開放的理念盤活港珠澳大橋。

  劉瀾昌說,疫情阻礙了香港和內地的交往。不單是港珠澳大橋,羅湖口岸也因疫情暫時處於停用的狀態。在2018年通車之初,大家對這座世界一流的大橋給予了厚望。尤其是對於香港,全體港人格外關注這條等待了幾十年的“羅馬大道”,但現在建成之後,似乎沒有用武之地。

  劉瀾昌認為,港珠澳大橋在設計之初其實就犯了一個根本性的錯誤。許多專家都倡議將港珠澳大橋設計成“雙Y”的模式,所謂“雙Y”是指在港珠澳大橋的西岸,澳門、珠海要有大橋的落腳點。同時,在東岸的香港、深圳也應分別有落腳點。但當時的香港政府及財團因“一己私利”,堅決反對“雙Y”模式,導致建成後的港珠澳大橋陷入了結構性的“單Y”困境。目前東岸只有香港這一個落腳點,相當於把大橋的主要功能砍掉三分之二。

  劉瀾昌表示,港珠澳大橋是第一座連接珠江兩岸的大橋,不僅是用來加強內地和香港的聯繫,也是溝通了珠江兩岸。同時,它作為中國沿海重要的交通樞紐,本應能夠打造為一條從江浙、福建、粵東到粵西、廣西、直至雲南沿海的高速通道。結果只因陷入“單Y”泥沼,導致內地車輛通過港珠澳大橋來往兩岸需兩次過關,繁瑣的過程讓人望而卻步。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