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同心濟世 善氣迎人(澳門同善堂歷史檔案陳列)
http://www.CRNTT.com   2018-02-23 14:57:13


  中評社北京2月23日電/提起同善堂,澳門民眾尤其是華人社群幾乎無人不曉。這個創建於1892年的慈善機構,已經陪伴澳門市民125年,至今仍是為貧弱民眾遮蔽風雨的參天大樹。

  扶困濟貧 華人之光

  沿著澳門半島市中心的新馬路西行,過了噴水池後在一個小路口向右拐,就來到了同善堂歷史檔案陳列館,這裡還是同善堂總堂及同善堂中學、診所、藥局的所在地。同善堂成立120周年時,這座中西合璧的綠色三層小樓,被改為同善堂歷史檔案陳列館,2012年12月10日正式開館。

  陳列館一樓大廳曾是同善堂贈醫施藥的中醫診所候診室,如今是主要展覽大廳。懸空的木梁結構、仿意大利水磨石柱體及中式六角形花紋地磚,上世紀20年代的建築風格撲面而來。

  大廳右側是一面瓷像墻,據工作人員梁小姐介紹,這是1924年同善堂遷到這處新址時,為感謝捐助者而設立的紀念墻。三樓還為另一批捐資人設立了“長生祿位”,至今每逢年節時還會以香油供祭。

  館內還陳設著一個大大的“請茶桶”及施茶櫃,梁小姐告訴記者,這雖然是一件複製品,但再現的是同善堂從上世紀20年代至60年代的一項善舉:為方便路人解渴而設在澳門街頭不同地點的4處“飲水站”。

  大廳正面還立有孔子神龕,代表同善堂尊敬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和“善教”理念。當年同善堂設立義學,學生每天到校時均會先敬拜孔子。

  陳列館至今已整理檔案文獻600多份、文物1100多份,照片17.6萬幅,以讓建築說故事、原創動畫紀錄片《歲月如歌》和電子導覽三種形式,向民眾敘說同善堂100多年來“同歌善舉”的故事。

  世代更替 宗旨不變

  據史料記載,清末年間澳門天災人禍不斷,而當時的澳葡政府賑濟不足,尤其對華人的救助極為有限,於是一群熱心公益的港澳紳商發起成立以“同心濟世,善氣迎人”為宗旨的同善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