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大公報:推動經濟內循環 拯救食肆老字號
http://www.CRNTT.com   2022-08-15 13:11:06


  中評社香港8月15日電/大公報12日社評說,隨著一間又一間老字號食肆倒下,一個又一個集體回憶消失,昔日的美食之都唏噓嘆息之聲不絕,但在依依不舍的同時,香港更要思考前路。穩控疫情是拯救老字號、振興經濟的根本之道,但在疫情難了的新常態下,飲食業不能坐以待斃,特區政府不作壁上觀,應該有所作為,例如推動經濟內循環可以刺激消費,為企業帶來活力。

  社評說,灣仔大榮華11日表示擬於月底結業,吸引不少老顧客前來光顧、留影。榮華品牌創立於七十年前,最初在元朗開設茶樓餅家起家,以圍村菜打出名堂,多次獲米芝蓮推介。但面對疫情打擊,生意暴跌,九龍灣分店去年已經結業,如今灣仔店也步其後塵,只剩下元朗一家老店仍在苦撐。主理大榮華的“食神”梁文韜坦言,灣仔店嚴重虧損,“出不到糧”,樓下的店舖又租不出去,只能關門大吉。事實上,大榮華可能是灣仔區撐到最後的老字號食肆,數日前,創立45年、一直人氣很旺的灣仔快樂餅店已走入歷史。

  也是在幾天前,中環威靈頓街百年老店蓮香樓突然關門,顧客連說一聲再見都來不及。這家店多月前已經無法發工資,蓮香樓關門後,被拖糧的夥計境況堪憐,只好向勞工處求助。

  香港疫情已持續兩年多,若算上2019年黑暴,經濟寒冬長逾三年,飲食零售業首當其衝。那些迄立香港數十載、曾挺過亞洲金融風暴、沙士、全球金融海嘯的老字號,在新冠打擊下奄奄一息,呈現多米諾骨牌效應,一個又一個熟悉的名字成為歷史名詞,單是今年初第五波疫情期間,就有約600家食肆關門。若不是特區政府推出兩輪抗疫基金,倒下的老字號只會更多,香港的失業問題只會更嚴重。

  第五波疫情四月受控,特區政府推出兩階段社會復常措施,一度停業的食肆紛紛重開,人們以為飲食業已度過最艱難時刻,春天就快來到。不料六月起疫情再次反彈,對一些苦苦支撐的食肆構成致命一擊。大名鼎鼎的珍寶海鮮舫停業多時,月前在移送海外的途中不幸於南海翻沉,成為國際新聞。

  社評說,被疫情擊倒的老字號何止食肆呢?戲院、書店、海味店等等也紛紛撐不住。雖然不少店舖結業前留下“聚散有時,有緣再會”的告示牌,留下一個希望,但大家心底都明白,疫情持續越久,東山再起的可能性越低。

  時代變遷、年輕世代消費習慣改變、經營管理等問題,都對老字號構成挑戰,但不敵疫情是其倒下的最根本原因。限聚令之下,食客稀落,酒樓熱鬧不再,最賺錢的晚市、婚宴、公司慶祝活動等大不如以前光景。特別是旅遊業冰封,對依賴遊客的食肆打擊最大,這也是蓮香樓、珍寶海鮮舫的真正死因。現時香港每日仍有數千確診個案,說好的第三階段復常一延再延。近日特區政府縮短酒店檢疫期,受到各界歡迎,但飲食業表示幫助不大,除非進一步減少直至取消檢疫期。

  社評說,事實上,經濟環環相扣,疫情不去,市民消費力萎縮,即使進一步縮短檢疫期,對飲食業提振作用恐怕也有限。指望旅客重來同樣是遠水難救近火。為今之計,香港除了靠消費券拉動經濟,還需要開拓思路,充分挖掘經濟內循環的潛力,多搞一些支持本地消費的活動可以帶旺人氣,鼓舞信心,也增加企業的抗壓能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