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亞中:從教科書看馬如何選擇歷史定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9 00:09:51  


張亞中、張志強(中間立者) 與交通大學的學生幹部合影。
  中評社台北3月9日電(作者 張亞中)李白是“中國詩人”還是“我國詩人”,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台灣年輕朋友的困惑,如果高中與國中的歷史教育不能有所調整,這個困惑趨勢將會繼續下去。我最近在學校教學與演講的經驗告訴我,台灣年輕人已經開始以“華人”、“中華民國國籍”或“台灣人”自居,“中國人”已愈來愈不是個選項。這樣的結果下去,孔子也將只是個“中國”哲人,而不是“我國”的思想家了。

  為甚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呢?依照“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的主權不是涵蓋全中國嗎?“一中各表”不也是說“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嗎?幾乎沒有幾個年輕朋友會認真體會這些“政治話語”的法理涵義,也不會從這些政治話語中去形塑政治認同。他們對於政治認同的知識,大多來自他是所學的歷史或社會學教科書。

  那麼哪些算是“我國”的人物呢?從現在的歷史教科書的書寫方式來看,“我國”起始於原住民、經過荷蘭、明鄭、清、日本、然後是1949年以後的國民政府。

  依照現有的教科書的書寫脈絡,1949年以前的“中華民國”屬於“中國史”,1949年以後的“中華民國”屬於“台灣史”。因此,1949年以前的“中華民國”是中國,但是1949年以後的“中華民國”不再是中國,而等於台灣了。中國是指誰呢?依照今年八月即將上路的歷史教科書,1949年的中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

  為何會這樣的結果?理由也很簡單。陳水扁任期屆滿前一個月,2008年4月通過的歷史課綱,馬英九上台四年期間,沒有從根本上修正這個已經是“獨台史觀”(“中華民國”主權獨立在台灣的史觀)的結構了。

  為了加強年青人對於歷史的正確認知,我近日分別出席了一場演講會與一場座談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