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張亞中:期待兩岸核心問題撥雲見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3 00:44:45  


 
  “X”指的是主權,“Y”指的治權,基於治權來自於主權的原則,目前現有的“一X兩Y”模型,“X”必然與兩個“Y”中的一個一致,或“X”是個虛的概念,再加上“主權”的排他本質,兩岸即陷入了“只有一個主權”(一X各表)或“兩個主權”(“X”是個虛的民族文化血緣概念)的爭議。 

  本文並非處理統一後的兩岸定位,而是探討目前兩岸和平發展期的兩岸定位。這一篇理論性的文章嘗試為兩岸核心問題之一的定位問題提出邏輯上的解決方案。本文認為必須創造出一個與“一X”接軌的“第三Y”,才能解決兩岸的主權與治權問題。因此“一X三Y”才是兩岸和平發展期的最適合定位方式。如何從“一X三Y”往“一X一Y”邁進,憑藉的就是共同體的路徑。 

  “一中三憲、兩岸統合”因而是兩岸和平發展期的最適宜定位與互動的模型。如果兩岸願意採行這樣的論述或政策,兩岸的認同也必然會向“一中”與“統合”轉向。 

  第十一篇文章〈從中華文化解開兩岸核心問題的糾葛〉(《中國評論》,2012年6月號,總第174期)是這一系列最後一篇的作品。由於本人這個學期在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特別開設“中國傳統對外思想研究專題”碩博士課程,特別邀請謝大寧教授一起參與授課。本文若干觀點得到謝大寧教授啟發,特在此表示感謝。 

  本文從中華文化出發,提醒兩岸中華文化為何會有“大一統”的傳統與認識,而沒有對“獨立”或“分離”的鼓勵。那是因為在中華文化傳統上,“一統”並非僅有政治上的意義,更多的是文化的內涵。中國歷史一向對能夠守住中華文化給予高度肯定,而反對文化傳承的分裂。 

  從中華文化來說,“中國”就是“天下”,我們所熟知的漢唐宋元明清,包括1912年的“中華民國”與1949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現在的政治學定義下,其實都只不過是行使“治權”的朝代“政府”而已。中國文化中不只談“大一統”,更談“正統”。哪一個皇帝可以得到“天命”就可以得到“統”的“統治權”,但是如果倒行逆施,不顧人民的利益,就是違反了所謂的“天命”或“德命”,“統治權”就換由另一個“治權”來接收了。 

  西方定義的“主權”其實從來沒有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中華文化不談“主權”而是談“天下”。“天下”為認同中華文化者所擁有,它從來不需要分割,因而中國歷史上“分天下”的目的也是在為“爭天下”。 

  西方概念的“統”、“獨”是主權的統一或分離,決定是“統”或“獨”的因素除了兩廂情願就是權力的對決。兩岸如果用西方的主權觀來處理兩岸事務,那麼也必然接受了主權是排他、絕對、至高無上的原則,而陷入零和的困境。 

  兩岸應該將“主權”還原為“所有權”,“治權”為“管理權”的概念。中國這個天下是兩岸人民共有的所有權,只是目前各在其領域內由各自的政府行使管理權。我們要努力的目標不是從中國這個天下中分離,而是讓所有天下人能夠過更好的日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