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習近平對台思維與台灣可有的對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06 00:10:22


習近平的對台思維,以“兩岸命運共同體”為核心論述,以“兩岸一家親”、“心靈契合”和“共圓中國夢”為感性訴求,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兩岸追求的長期目標。
  中評社╱題:習近平對台思維與台灣可有的對接 作者:張亞中(台灣),孫文學校總校長、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前言:2021年的兩岸是陰霾還是陽光?

  經歷了改革開放30年,大陸在經濟發展上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在此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在“兩個一百年”來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的奮鬥目標。習近平的對台思維必然要放在這個目標下來分析。

  這“兩個一百年”,第一個是共產黨建黨後的一百年,也就是2021年;第二個一百年,是共產黨建政後的一百年,即2049年。落實在兩岸,第一個一百年距目前只有四年左右,和平統一的機會不大,但是大陸也絕對不會容許台獨分離主義的力量在第一個一百年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民進黨政府在未來三年執政期間仍然堅持不接受“九二共識”,且繼續推動去中國化的歷史、文化政策,而又能夠在2020年的大選中再次贏得執政,這顯示兩岸認同幾乎確定斷裂,彼此目標已是南轅北轍,而此又是習近平第二任期屆滿前的二年,基於歷史責任的考量與內部的壓力,武統的聲音必然更為高漲。第一個一百年如果出現如此的面貌,是中華民族的悲劇。

  反對分離主義的台獨,並不僅是習近平對台政策的思維,而是中共歷屆領導人不曾放棄的原則,因此,本文並不對習近平的反台獨思維進行分析,而是著重習近平對於兩岸關係的積極思維與創新構想,以及台灣應如何回應及對接,才能讓兩岸在2021年開啟嶄新的一頁。2021年的兩岸是陰霾還是陽光?取決於台灣的回應與對接。

  對台核心思想:“共同”兩字

  習近平對台談話中經常談到兩岸“共圓中國夢”與共同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提及“兩岸一家親”、“心靈契合”與“兩岸是命運共同體”等文句。綜觀這些話語,一個核心概念就是“共同”兩字。

  自2012年秋提出中國夢作為奮鬥目標以來,習近平多次呼籲兩岸共圓中國夢。2013年習近平會見連戰一行時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我們真誠希望台灣同大陸一道發展,兩岸同胞共同來圓中國夢”。2014年2月,習近平與連戰會面時再次指出,“中國夢與台灣的前途是息息相關的。中國夢是兩岸共同的夢,需要大家一起來圓夢”。2015年3月,習近平稱“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兩岸同胞從來都是命運相連、榮辱與共的。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2015年11月,在新加坡與馬英九會面時,習近平再度提出,“民族強盛,是兩岸同胞之福;民族弱亂,是兩岸同胞之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兩岸同胞前途命運息息相關。…我相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台灣同胞定然不會缺席”。

  從以上的談話可以明確地瞭解,習近平把中國夢及民族復興視為需要兩岸共同來努力與完成的大事,這是因為兩岸有榮辱與共的命運,中國夢與民族復興不應該建立在一方冷漠或一方缺席之上,而必須共同貢獻與共同享有。

  兩岸一家親:以民族整體利益為優先

  習近平多次提及“兩岸一家親”與兩岸是“命運共同體”。“兩岸一家親”是個血緣與文化的概念,意指兩岸關係不是“外人”,更不是“外國”關係,而是“家人”與中華民族“內部”家務事。在提及兩岸關係時,習近平並沒有將兩岸關係視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事務,由中國大陸所獨斷,而認為這是兩岸中華民族的家務事,需要兩岸共同處理。

  對於崇尚個人主義的西方文化而言,“家人關係”與“外人關係”的差別並不大,但是中華文化對這兩種關係的思維不同。中華民族是一個重視家庭倫理的民族,將兩岸視為“家人關係”,意指兩岸的相處應該顧及情理,並以家人(中華民族/兩岸)的整體利益為先,而非國際關係視權力與個別利益為首要考量。習近平因而多次提及:“台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天親”,“只要是有利於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事,只要是有利於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事,我們會盡最大努力辦好,使廣大台灣同胞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更多受益,讓我們所有中國人都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家人”的概念還表示,彼此間無話不能談,無難不可解,只要能夠以一家為基礎,任何過往的爭執均可一笑泯恩仇。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時表示,“台灣任何黨派、團體、個人,無論過去主張過什麼,只要承認九二共識,認同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我們都願意同其交往”。其意為,只要能夠自己在文化血緣上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沒有不能交往的人,也沒有不能談的事。

  兩岸是命運共同體:以“一中”為框架

  相對於“兩岸一家親”是民族與文化的概念,“兩岸命運共同體”則是一個政治上的結構。“親”相對於“命運”,“一家”則相對於“共同體”。“共同體”是以一中為框架,兩岸的政治分歧也應在一中框架下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一中框架”內的兩岸是甚麼樣的定位,或者說,兩岸在“一家”裡面是甚麼樣的關係?習近平在多次的講話裡常說,“兩岸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兩岸之間是同胞兄弟,打斷骨頭連著筋”、“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兩岸之間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我們願在一個中國框架內,同台灣方面進行平等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

  在提及共同體框架時,習近平稱,“雙方可以積極探討構建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制度框架”。他主張:“兩岸同胞應該倍加珍惜和平發展成果,徹底化解兩岸敵意,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努力構建穩定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制度框架”。這表示,習近平希望與台灣所建構的框架,並非“統一框架”,而是“和平發展制度框架”,其目的在化解雙方從國共內戰到兩岸政治分歧所產生的敵意,促使兩岸能夠走上和平發展的道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