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五都選舉”與兩岸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29 00:35:09  


選舉社會讓台灣驕傲,也讓其沉淪。
  中評社╱題:“五都選舉”與兩岸關係,作者:章念馳(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本刊學術顧問 

  ‧選舉社會,讓台灣驕傲也讓其沉淪。台灣以“民主”而驕傲,台灣以“民粹”而沉淪,這是台灣必須付出的代價。我們不必嘲笑這種不成熟,這畢竟是一部份中國人第一次對這種形態民主的嘗試。

  ‧馬英九兩年多來,也做了許多好事,但民眾對他的好感,卻流失于他的首鼠兩端。他不敢大聲說出自己的主張,而形成“五都選舉”全面告急。

  ‧兩岸關係如果有進一步作為,我們的工作要更有針對性,更注重台灣中南部、中小企業、中下階層。在近期尤要兌現ECFA讓利的承諾,“十二五”規劃要體現與台灣共同發展,讓台灣廣大同胞享受到“和平發展”的好處,那么兩岸前景是有樂觀權力的。

  台灣是個選舉社會,“總統”選舉、“立委”選舉、“五都選舉”、縣市長選舉,周而復始,每場“選舉”都有特定政治意義,涉及權力的重新分配,讓人揪心,讓社會緊張,讓政黨忙碌。眾多選舉中,沒有比近日的“五都三合一選舉”(市長、市議員、里長)這麼讓人牽掛和充滿懸念。

  一場重要而不成熟的選舉

  自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在一系列的選舉中,幾乎一敗再敗,執政危機紅燈高掛,倘不再止血,國民黨的執政前景堪憂,兩岸關係面臨民進黨重新執政的衝擊。因此在“五都選舉”前,彌漫了各種各樣的焦慮與不安,國民黨五都皆輸的輿論幾乎不被視為空穴來風,每個都市的挑戰都是淩厲的,勝選都是困難的。這場選舉不僅是對國民黨的“期中考”,也成了對“和平發展期”的“期中考”。結果雖然當時還沒有揭曉,但做好“敗北”準備呼聲甚高。有人急不可待地呼籲應調整兩岸政策,要“檢討”惠台政策的效應,認為我們給了對岸太多的讓利,卻得不到對岸選民的感激,是不是做了傻事,該不該收縮了……。

  而“五都選舉”的結果,國民黨從表面看,以三比二贏得了“面子”,制住了“失血”,但總得票率大大地下降,國民黨的基本盤從57.1%降至44.5%,民進黨的基本盤從42.9%上升49.9%,綠營議員比例從28%上升到41%。連劣跡斑斑的陳水扁之子陳致中,也高票當選了高雄議員,他的與陳水扁“共犯”經歷與“招妓”風波,竟都被選民原諒了,足見這場選舉的詭異。

  正如台灣輿論所言,這場選舉是“一場影響深遠而內容膚淺的選戰”,攸關台灣政經發展的社會命題幾乎都沒有被討論,無論兩岸簽署的ECFA,還是民進黨的“十年政綱”,統統沒有給必要的關注;而一味高揚台灣的“主體意識”,意識形態依舊氾濫成災,讓人看到的依然是不惜撕裂族群,處處製造對立與仇恨,陳水扁下台的教訓似乎一點也沒有接受。政治人物不是理性問政,而是處處鼓動民粹意識氾濫。正如台灣輿論指出,今日台灣社會是“‘放大權謀/漠視根本’,‘放大謠言/漠視事實’、‘放大挫敗/漠視成就’、‘放大負面/漠視正面’、‘放大異常/漠視正常’、‘放大悲情/漠視痊癒’、‘放大撕裂/漠視整合’”,這種扭曲的心態充斥了整個社會,因此“江平事件”、“楊淑君事件”,“陸生三萬事件”……層出不窮,掀起了一陣陣惡浪,讓台灣沉浸在情緒化的濁浪之中,這註定了台灣民主還要付出高昂代價,也註定兩岸關係會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之中。

  選舉社會,讓台灣驕傲也讓其沉淪。台灣以“民主”而驕傲,台灣以“民粹”而沉淪,這是台灣必須付出的代價。我們不必嘲笑這種不成熟,這畢竟是一部分中國人第一次對這種形態民主的嘗試。這種民主終究會讓台灣的政黨輪替變為常態。我們必須超越兩黨,學會與全體選民打交道,將我們的兩岸政策建立在皈依全體選民的基礎上,使兩岸關係的發展不受台灣選舉的影響。

  “五都選舉”結果避免了“倒馬”和“兩岸緊縮”

  作為執政黨,國民黨在“五都選舉”中贏得十分辛苦,贏得也十分勉強,如果沒有“槍擊連勝文事件”,國民黨贏得會更困難。所贏三都,領先均有限,輸的二都差距卻很大。馬“政府”領導的國民黨在帶領台灣經濟走出低谷和改善兩岸關係方面,成績是顯著的,選民卻沒有用選票加以肯定。綠營隊伍不減反增,原因值得深思,馬英九也是有責任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