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英九執政一年的成積單如何擬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29 15:15:02  


馬英九執政第一年,交出的成績單應屬及格。
  中評社╱題:馬英九執政一年的成積單如何擬定 作者:熊玠(美國),紐約大學終身教授

  編者按:本文是作者在517遊行以前完成。但在518遊行結束后由媒體公佈的民調結果,已證實作者文章中的分析與預測。譬如民眾對馬英九的支持回升到52%;對蔡英文的滿意度由早先的三成二降至二成七。有五成三的民眾肯定馬政府表現較民進黨執政時好。

  序言

  2008年3月馬英九以58.28%壓倒性的高票當選為中華民國第十二屆總統。在他5月20日就職後三天的一次民意調查,發現有81%的人支持他包括“不獨、不統、不武”在內的競選承諾。這兩個數據(58.28%得票率與81%對他主要政見的認同)俱可以讓民進黨人嚇破膽。可是在以後的數月中馬政府的民調低落的次數與幅度一直比上升的為多。今年民進黨趁機以不滿馬政府的號召,計劃繼5月11日舉辦“中國政策總體檢討座談”後又於517發動“反無能﹑反失業﹑保台灣”的萬人上街運動。孰知在民進黨籌劃這一切反馬運動正躊躇滿志之際,TVBS電台於4月底一項民意調查,出現了很弔詭的結果。雖然對於馬英九的施政表示滿意的僅有29%,不滿意的達49%,但在問到如果今年再舉行總統大選將投票給誰的時候,有43%的民眾表示還是會選馬英九。只有28%的民眾表示會支持民進黨的候選人。另外,在問到如果現在換成民進黨執政是否會比國民黨做得好時,只有17%的人回答是。有38%的人覺得民進黨表現不會比國民黨好。這恐怕又會讓民進黨人飲食難安。

  當然要給馬英九定出一年執政的成積單不能完全靠民調而定,但民調對馬英九支持率的昇降,除了值得我們參考以外,還給我們出了一個課題,就是應當如何評鑒馬政府一年來的得失方不失公允?這正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知道此點,即知道本文不在批評或奉承馬政府一年來的表現,而是在探討如何評鑒的方法,才算可靠。這不只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可對我們更深一層瞭解一年來台灣政局以及兩岸關係提供一把鑰匙;並可作為預測未來發展的一個指南。

  評鑒的方法

  本文認為可以用“比較政治學”的方法來著手。譬如美國的奧巴馬總統也是新上任不久;他的背景與在競選時的情況與馬英九也有很多相同或可比較之處。而且同樣地,美國已有各方對奧巴馬總統有很多指手劃腳的評價。台灣雖是在民主制度上有與美國足可比較之處,但是在政治文化上卻有很大的差異,另外,馬英九與奧巴馬在個人理念與作風上,也有很大不同。講究比較方法的學者有兩點發現,值得我們參考:(1)比較兩個制度(或東西)會讓我們對這兩者的任何一個取得前所未有的更深一層瞭解;(2)比較兩個近似而又相異的制度(或東西),會比那比較兩個截然不同的個體更困難;但這樣的比較,能得出的啟示也更多。所以,本文想以比較馬英九與奧巴馬背景開始,再論及台灣與美國政治文化與政治生態的相異,試圖來解釋為何馬英九在台灣的民意調查中有以上那種弔詭情況出現。

  比較馬英九與奧巴馬同異之處

  先說二人背景相似之處。第一,馬英九與奧巴馬都是在另外一個政黨執政八年搞得汙煙瘴氣、並面臨國庫虧空與政府令譽破產狀況下當選就職。第二,他們都是帶著“少數族裔”背景脫孕而出(美國黑人僅佔全體人口的12-15%;在台灣所謂外省人也不超過人口的15%;當然外省人在台灣的地位與黑人在美國地位有相當不同。但在計算選民人數時其為“少數”則一也)。第三,在奧巴馬開始參選之初,沒有人認為美國選民會選出一個黑人作總統。同樣地,在馬英九開始競選時,幾乎所有台灣的知名政論家(包括李敖在內)沒有人認為一個外省人的第二代會選上做總統的。第四,兩位均是哈佛大學法學院出身(馬英九的JSD是真正的法學博士,較之奧巴馬的JD學位更高兩級)。第五,二人就職後自己所屬之政黨在國會中均是多數黨(國民黨在立法院佔四分之三的席次,比奧巴馬在美國國會民主黨所佔的優勢還高)。第六,馬英九與奧巴馬也都是在經濟大環境特低時就任,堪比臨危受命,幾可稱難兄難弟。

  可是,二人儘管有如此其甚之共同點,就任後在政治上的遭遇卻大不相同。譬如,奧巴馬上任後,沒有反對黨(共和黨)叫囂要他在第一個百日中就要兌現競選的承諾,或者故意對他出難題。可是,馬英九一上台,台灣的民進黨卻不是如此對待國民黨。譬如,才上任七天的馬政權就被民進黨魁蔡英文誣蔑為與中共“共表一中”、狼狽為奸,輸送台灣利益。嗣後像這種叫囂以及其他“嗆馬”的花招層出無窮。這是馬英九與奧巴馬遭遇差異最顯著的一點。這也反映了台灣的政治文化與政治生態跟美國有天壤之別。現在,且看其差異如何以及為何有如此的差異。

  台灣與美國在政治文化與
  政治生態上之差別

  (I)首先,在美國這樣民主成熟的制度裡,隨著選舉的結束,那在競選期間兩黨彼此惡言指責甚至人身攻擊立刻停止。敗選的一方,不只是言詞上接受選舉結果認輸不諱﹔而在勝選一方就職後,敗選之政黨則相應按照民主制度規範作為一個“忠實的反對黨”(註一)。所謂“忠實”即指一切遵循憲法並以人民利益優先於自己一黨之私;在這種精神下配合執政者符合追求社會利益的政策與措施。絕不為了反對而反對。奧巴馬上任後當務之急在於如何挽救經濟,特別要調整金融失控以及防止大企業沉淪崩潰,更要面臨空前失業率(8.5%)的挑戰。為此政府需要大量撥款以金援銀行只﹑舒緩房貸危機﹑製造就業機會等等。似此種種緊急措施,均需國會同意增加政府預算與在立法上配合與支援。細觀國會反對黨(共和黨)的表現,確實扮演了“忠實反對黨”的角色。儘管小小雜音有之,但沒有為反對而對,或蓄意搗亂阻擾,以證明奧巴馬與民主黨無能。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因為共和黨沒有實力反對。可是,事實上在去年11月大選後,在參院100席中,共和黨與民主黨的席次相比是41對56(以後共和黨的一名議員叛變加入民主黨;再加兩名無黨無派,一席出缺,總數仍為100)。在眾院435席中,共和黨與民主黨的比率為178對256席。可知美國國會反對黨的實力,大大比台灣民進黨在立法院中僅有四分之一席次為高。所以美國國會的共和黨做到了“忠實的反對黨”,並非因為它沒有實力搗亂,而是它確實按民主制度規範扮演了它應該扮演的角色。

  相反地,在台灣的反對黨(民進黨)則逢馬必反﹑亦極盡塗黑之能事。在打擊馬政府中,其照顧一己營私之考慮,遠超過對社會利益的考慮。而且似乎選舉永遠在進行中。蔡英文不停挑戰要和馬英九總統公開對口辯論。試問如果不是競選狀態,何需如此對口辯論﹖民進黨除了在立法院全武行外,還用自己所擁有的報紙與電台左右輿論與民意(這是美國的反對黨沒有的)。民進黨利用這些工具再加街頭運動,全天候的嗆馬與惡意攻扞馬政府,已將台灣陷入一個類似“冷戰”的局面。其後果,不僅是台灣民主政治畸形而已。更苦了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利益(見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