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血脈相連休戚與共
--兩岸同胞的命運共同體及其特點和前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6 00:18:05  


兩岸命運共同體是歷史發展的大趨勢
  中評社╱題:“血脈相連休戚與共--兩岸同胞的命運共同體及其特點和前景”,作者:郭震遠(北京),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本刊學術顧問

  ‧兩岸的命運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歷史發展大趨勢的必然表現和結果。世界大形勢的發展變化為之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而兩岸,首先是大陸方面的相關政策,則在該共同體形成、發展過程中,發揮了最積極推動作用。

  ‧所有這些共同體都是不同國家和地區在各種各樣的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受到追求共同利益的強烈推動而形成和發展的。所以,世界上所有的共同體,在根本上都是“利益共同體”。但是,兩岸同胞的命運共同體,卻具有不同的根本特點。

  ‧血脈相連和在應對與把握共同的命運中形成和鞏固的兩岸休戚與共關係,既是兩岸同胞的命運共同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推動力量,也是這一共同體的最重要特點。在本質上,血脈相連和休戚與共,就是台灣與大陸聯結的兩根最牢固的紐帶,這是世界其他共同體的成員之間所沒有,也不可能有的。

  ‧從根本上說,兩岸關係就是兩岸同胞之間的關係;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就是兩岸同胞的命運共同體的發展。所以,增進兩岸互信,首先和主要是增進兩岸同胞的互信。

  2007年10月,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十三億大陸同胞和兩千三百萬台灣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在2008年“12·31”重要講話中,胡錦濤總書記再次做了同樣表述。這是大陸方面根據歷史和現實,對於兩岸關係的本質做出的戰略判斷。這一判斷已成為當前和未來時期,大陸對台政策的基礎。

  兩岸同胞的命運共同體的形成與發展

  從1895年至今的一個多世紀中,除1945年到1949年的短暫時間,台灣和大陸一直處於未統一的局面。其中,1895年到1945年的50年,由於日本的殖民統治,台灣與大陸被迫分隔;1949年以來,則由於至今仍未結束的內戰,台灣與大陸仍然被隔斷。但是,正是在台灣與大陸兩岸被隔斷的百餘年中,形成和發展了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必須重視的是,台灣與大陸隔斷、兩岸同胞的命運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百餘年,也就是中華民族從深重的苦難,走向偉大復興的百餘年,還是世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的百餘年。這充分顯示了,兩岸同胞的命運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具有深刻的歷史必然性和現實性,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趨勢。

  19世紀中葉開始,在帝國主義列強瓜分、掠奪世界的浪潮中,中國陷入了越來越嚴重的危機。大陸與台灣被隔斷,既是這種危機的結果,也是這種危機的表現。1895年日本強佔台灣後,在直到1945年的50年中,日本殖民統治者通過軍事鎮壓、經濟掠奪、文化奴役,企圖徹底割斷台灣與大陸的聯繫,但卻遭到台灣民眾全面、持續、頑強地反抗、抵制,從來未能成功。這50年同時也是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形勢最嚴峻、鬥爭最激烈的時期;而自1931年到1945年的抗日戰爭,更是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最高潮和最輝煌的勝利。所以,儘管台灣和大陸被日本殖民統治者隔斷50年,但共同的血緣和歷史文化傳統,與抗日救亡的共同命運,卻始終把台灣和大陸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顯然,在被隔斷的50年中,不僅存在台灣與大陸分離的趨勢,而且存在保持台灣與大陸緊密聯繫的趨勢。這兩種趨勢並存、較量,並且後一趨勢取得勝利,是隔斷中的台灣與大陸關係的主軸,催生了兩岸同胞命運共同體的形成。

  從1949年到20世紀80年代末,台灣和大陸再度隔斷。這是由於至今沒有結束的中國內戰導致的隔斷,與由日本佔領導致的50年隔斷比較,雖然同為隔斷,但卻有很不相同的內涵。在1949年後的幾十年中,台灣與大陸軍事對抗、政治對立,經濟交流和人員往來斷絕,尤其是兩岸各自堅持不同的社會政治制度、意識形態,選擇了不同的發展方向。但是,在這幾十年中,不僅台灣沒有出現去中國化的言行,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在中國內戰勝負不可逆轉地決定後,雖然台灣和大陸分別選擇了不同的發展方向,但不同選擇在深層次上卻反映了兩岸中國人始終抱有實現偉大復興的強烈願望,並堅持為把握和應對共同面對20世紀60年代以後日益明朗的,世界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鬥。所以,正是在兩岸再度隔斷的幾十年中,台灣與大陸新的共同命運悄然形成。

  20世紀80年末、390年代初以後,兩岸之間的隔斷逐漸打破,經貿往來、人員交流持續、快速地發展,迅速達到很大規模。儘管直到2008年5月之前,李登輝、陳水扁推進“台獨”路線,大搞“去中國化”,兩岸的政治對立和軍事對抗始終存在,還曾經幾度出現高危狀態,但兩岸關係的日益緊密,是“台獨”勢力無法阻擋的,20年的事實已經清楚顯示了這一大趨勢。2008年5月島內政權更迭後,重新執政的國民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願意改善兩岸關係。所以,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新階段,兩岸關係改善、台海局勢緩和,尤其是兩岸經濟合作和人員交流,基本實現機制化、正常化,台灣與大陸的聯繫和往來,達到1895年以來從未有過的密切程度,並且給兩岸同胞帶來重大利益,大大促進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以及國際地位的提高。冷戰結束為台灣與大陸關係正常化、密切化,提供了有利的國際環境,而台灣和大陸共同面對冷戰後世界的重大機遇和嚴峻挑戰,則是強化兩岸全面合作,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深層次的最強大的推動力量。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就是兩岸同胞的命運共同體持續發展的進程。實際上,這一共同體的發展,構成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體內容。

  1895年以來的事實清楚顯示了,台灣與大陸兩度被隔斷的長達百餘年的歷史,同時就是中華民族從苦難和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就是兩岸同胞的命運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歷史。歷史表明,兩岸同胞的血脈相連,既是命運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堅實基礎,也是實現這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和有利條件;共同的命運則是兩岸同胞命運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又一個重要基礎,更是最重要的推動力量。血脈相連和共同命運的緊密結合,是在台灣與大陸長達百餘年的兩度隔斷中,兩岸同胞的命運共同體,得以形成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這表明,兩岸的命運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歷史發展大趨勢的必然表現和結果。世界大形勢的發展變化為之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而兩岸,首先是大陸方面的相關政策,則在該共同體形成、發展過程中,發揮了最積極推動作用。

  兩岸同胞命運共同體的特點和影響

  現在,世界上存在著大量的、各種各樣的共同體。這些共同體有著各不相同的名稱、形式、目標和內涵,在國際社會中有著很不相同的地位和影響。無論這些共同體存在多大差異,在本質上卻具有最基本、最重要的相同點,即所有這些共同體都是不同國家和地區在各種各樣的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受到追求共同利益的強烈推動而形成和發展的。所以,世界上所有的共同體,在根本上都是“利益共同體”。但是,兩岸同胞的命運共同體,卻具有不同的根本特點。前述對於這一共同體形成和發展歷史的分析已表明,血脈相連和台灣與大陸共同把握、應對共同命運的緊密結合,既是這一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基礎,也是其形成和發展的推動力。所以,血脈相連和在把握、應對共同的命運中形成與鞏固的休戚與共關係,就是這一共同體不同於世界上所有其他共同體的最根本的特點。

  台灣同胞與大陸同胞血脈相連,是兩岸同胞不論政治傾向,都公認、接受的事實,也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事實。就連李登輝、陳水扁等“台獨”勢力頭面人物,也公開承認自己根在大陸。兩岸同胞血脈相連,首先當然是有著相同的血緣和相同的中華文化歷史傳統,以及這一傳統特有的強大的凝聚力、生命力。這是兩岸同胞的命運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基礎,也是與世界其他共同體不同的特點。因為其他共同體都以血緣、文化歷史傳統不同的國家、地區為基礎。更重要的是,在台灣與大陸兩度被隔斷的百餘年中,隔斷並沒有能夠破壞兩岸共同的中華文化歷史傳統。特別是,在日本佔據台灣的五十年中,雖然遭到高壓的殖民統治,但台灣同胞為保持、維護中華文化歷史傳統,堅持了不屈不撓的抵制、奮鬥,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始終在台灣堅守了中華文化歷史傳統。顯然,兩岸同胞對於中華文化歷史傳統的共同保持、維護,已經成為兩岸同胞的命運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這一重要特點,世界其他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中是沒有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