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社評:中國如何把握歷史的興衰規律
http://www.CRNTT.com   2018-09-20 00:00:56


  中評社北京9月20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人民日報》(2018年9月11日)發表文章《風物長宜放眼量》,認為新興國家在發展進程中普遍經歷一個關鍵時期,新興國家在崛起的關鍵階段,往往會與守成國家發生國家利益的激烈碰撞,無一例外地會受到刻意打壓,這是成長的煩惱。中國完全有信心有能力跨過這道坎。

  這篇文章對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歷史事實進行準確表述,具有明顯的警世意義。但必須指出的是,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競爭,是生產力水平的競爭,是科學技術的競爭,而美國與中國的競爭則是全面的競爭,不僅僅是生產力的競爭,同時也是上層建築領域特別是政治制度的競爭。因此,中國與美國之間的競爭可能比以往任何國家之間的競爭都更為激烈,中國與美國的關係可能比以往任何國家之間的關係都複雜。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中國也是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的發展階段決定了中國在世界經濟產業鏈上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而中國的國家政治制度決定了中國有可能會成為資本主義國家聯合抵制的對象。中國雖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但是到目前為止,世界主要經濟體美國、歐洲聯盟和日本始終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這說明中國無論是在經濟制度領域還是在政治制度方面都無法得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認同,中國對此必須保持高度清醒。

  中國當前所面臨的困境是全方位的。從國際市場發展角度來看,中國充分利用國際市場,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在產業分工中形成自己的工業化體系。但是,中國雖然擁有最齊全的工業門類體系,但是,中國必須參與國際分工,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比較優勢中找到相對比較優勢,促進中國經濟健康發展。如果中國經濟只有內循環而沒有外循環,那麼,中國市場早晚會飽和,中國經濟發展早晚會陷入停滯。中國參與國際競爭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中國提高競爭能力的必然選擇。中國必須參與國際競爭,而要參與國際競爭,就必須面對多樣性的世界,就必須對西方國家意識形態進行深入分析,並在此基礎上爭取求同存異。

  美國、日本和歐洲聯盟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表面上看是一個經濟問題,但從本質上來說是政治問題,這說明美國、日本和歐洲聯盟不承認中國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在他們內心深處仍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抱有敵意。他們一定會採取各種措施,破壞中國的經濟建設,干擾中國的政治制度,甚至採取各種方式顛覆中國的國家政權。

  中國必須選擇適合本國的發展道路,但是,中國必須以平等的姿態與其他國家開展合作;中國參與國際競爭,但必須掌握國際貿易的話語權和規則的制定權,因為只有這樣,中國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從資本主義國家興盛的普遍規律來看,科學技術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根本的因素。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於中國人民的辛勤勞動,得益於生產關係的變革。中國在未來的發展中,必須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依靠中國人民的智慧,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經濟領域避免與西方國家迎頭相撞,才能在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繞過西方國家設置的知識產權森嚴壁壘,才能在政治上與西方國家相抗衡。

  中國當前的發展模式,仍然是趕超模式。其基本特點就在於,借鑒資本主義國家市場經濟規則,通過生產關係的變革,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中國改革開放40年是生產關係不斷變化的40年。中國圍繞著所有制、分配關係和勞動關係的改革,不斷激發中國人民的創造力,解決了溫飽問題,並走上小康的道路。中國之所以仍然是發展中國家,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政治上走中國自己的道路,在經濟上重複西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道路。中國這種獨特的經濟發展模式,使得中國與西方市場經濟國家不可避免地會發生碰撞。中國要想避開“修昔底德陷阱”,必須在經濟上走出自己的發展道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各走各的陽關道,而不是通過戰爭分勝負。

  中國當前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在於科學技術發展問題。科學技術發展有賴於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央之所以在北京召開全國教育大會,就是因為中國已經意識到,在與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競爭過程中,中國必須尋找自己的經濟發展道路,不能一方面在政治上特立獨行,可是另一方面在經濟上亦步亦趨。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明確指出,堅持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為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斷使教育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要求相適應,同人民群眾期待相契合,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這說明我國決心走自己的發展道路,不僅僅在政治上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而且決心在經濟上走科教興國的道路,通過發展教育事業,促進科學技術進步,依靠科技創新,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選擇與西方國家不同的經濟發展道路,就是要在人類文明發展的基礎之上,選擇不同的經濟發展戰略、不同的經濟發展產業,依靠科技創新,實現人無我有,盡可能地避免競爭。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打破發達國家的壟斷,也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與美國迎頭相撞。

  如果一方面認為中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走西方國家發展道路,依靠西方國家的科學技術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可是另一方面又期望西方國家網開一面,不會對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採取聯合抵制或者全面遏制的策略,那麼,在發展過程中就會處處碰壁。事實證明,凡是依靠自力更生實現自主發展的行業和領域,往往都能擺脫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糾纏,在國際市場上擁有絕對的競爭優勢;凡是依靠西方國家技術發展起來的產業,最終必然會受制於人。

  中國必須全面調整自己的經濟發展戰略,依靠科技創新,走出一條適合中國經濟發展的道路。當前中國在石油化工產業領域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驗,一方面中國大量進口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另一方面中國依靠西方國家的化工技術建立了中國自己的石化產業體系。如果西方國家切斷中國的石油天然氣運輸線,或者在化工領域對中國實施技術封鎖,那麼,中國化工產業就會陷入困境。近些年來,為了確保中國的石油天然氣供應,中國先後在印度洋沿岸國家修建大型運輸管線,在巴基斯坦、緬甸等國花費巨資建設石油運輸管道和港口設施。這說明中國已經在為中國石化產業發展付出代價。如果不盡快改變過度依賴化石能源的化工產業發展戰略,那麼,中國在未來工業化發展過程中很可能會陷入絕境。

  把握歷史興衰的規律,就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表面上看資本主義國家興衰更替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但是,如果忽視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特征,忽視了中國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所面臨的意識形態分歧,忽視了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客觀事實,忽視了中國生產力依然落後的局面,那麼,在與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競爭過程中就會東施效顰。中國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另辟蹊徑,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與發達市場經濟國家正面相撞,也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綻放異彩。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